小學二年級春遊日記

  春遊,古稱為遊春、踏青、尋春和探春。許多古代文獻都記載春遊習俗的生動景象。下面小編為你帶來內容,希望同學們喜歡。

  篇一

>

  今天天氣十分好,陽光燦爛,晴空萬里,我們整個校園都沸騰了起來,同學們在教室嘻嘻哈哈,有說有笑。我們都帶好了喜歡吃的零食,因為我們全校師生今天要去春遊了,地址是西湖公園。我也不例外,一到校把零食放到一邊,然後就衝去和同學們玩,商量著到公園怎樣玩,玩什麼。這時,老師也笑容滿面地走進了教室。老師說:“安靜,不要再吵了,等下春遊要聽老師指揮,中午吃東西別亂扔。好了,去排隊吧!”

  我們迅速排好了隊,下了樓,一個接一個地上了車。在車上,大家欣賞著外面的風景。老師說:“大家唱一首歌,怎樣?”同學們異口同聲地回答:“好!”老師唱:“我們是共產主義預備起!”大家放聲大唱,唱完一首又一首,我們在歡快的歌聲中盪漾著。我心裡想:“現在我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人啦!希望這樣的快樂能在我身上維持一個世紀!”

  “下車了!”老師喊到。我們排好隊,一個接一個地下了車。到了公園我興奮起來,現在我熱血沸騰,全身上下每個細胞都活躍了起來,我們馬上就可以去玩了。老師說:“快!快來集合,大家來照一個集體照。“於是,同學們在臺階上坐下來,一個個興高采烈,大家喊:“茄子!”“咔嚓!”照片拍了下來,照片裡是大家開心的笑容。我們拍完照又圍著公園轉了一圈。然後,我們開始了第一個娛樂專案“飛車衝浪”,我們坐上了“飛車”,開始了刺激的“衝浪”。車子忽高忽低,忽上忽下,還真刺激好玩,安靜下來就能聽見車子“譁!”“譁!”的聲響。

  “飛車衝浪”玩完了,大家接著去玩恐怖的“活鬼城”,有兩三個女孩子看見上面寫著真人扮演,就怕了,可我們男孩子還是毫不在乎,大搖大擺地走了進去。有幾個女孩子不敢進去,就呆在外面。在裡面第一個是鬼府,有一個鬼把舌頭伸了出來,我們覺得不怎麼恐怖,繼續往深處走,看見有兩個鬼拿把鋸子在鋸一個鬼,又有一個鬼把一個人的心臟挖了出來,可這樣都不怎麼恐怖。我們又往前走到了鬼曹,有一個骷髏搖來搖去的,我對那鬼說:“誰怕你了?”我又接著往前走,聽見後面有女同學尖叫,我想:真膽小!有一個殭屍,前後搖動,我說:“你想幹嗎!?”還沒說完,突然那鬼猛地往前衝了一下,又退回去了,嚇的我倒退了幾步,最後,我們出去了。我想活鬼城就那個殭屍恐怖點,不過還是蠻好玩的。

  不知不覺已到了中午時分,大家也覺得餓了,就把自己的零食都拿了出來,我分給你一點,你分給我一點。我們好像從來沒吃過一樣,狼吞虎嚥起來,我們的肚子都吃得像個小皮球一樣,圓鼓鼓的。

  春遊結束了,老師說:“排隊把!”於是我們迅速排好隊上車。

  今天真開心呀!太棒了!

  篇二

>

  陽春三月,花紅柳綠,美麗的杭城一片春意盎然之景。我們阜臨小學全體同學在班會上討論並決定春遊去植物園。植物園位於臨泉中心,其中空氣新鮮,景色更為一絕!

  春遊一直是作為我們班一項重要的團日活動,所以在新的一屆班委、支委的組織聯絡下,希望能將這一傳統保持下去,發揚光大。

  前一日,由班長、生活委員牽頭,一大幫男生結結蕩蕩前往超市採購食物,前期的準備工作相當地到位。春遊的日子終於到了,大家起了個大早,興奮地清點行囊,8∶00AM準時集合完畢。我們班共有32位同學,4位公事請假,1位病假,1位私假,其餘26位同學均參加了活動。我們於8∶00AM順利到達滿目蔥蘢的的植物園。如織地遊人更增添了春鬧的氣息。由於提前聯絡預定,我們順利地找到了燒烤的位子。哇的一聲,大家坐在了草地上,盡情地享受大自然的恩賜。一晃中午已到,大夥兒七手八腳地將火爐點燃,燒烤開始了。幾個頑皮的男生躲在女生後面,等一烤好,嗖地拿了便跑,咱女生倒也大方,不忘加一句:“吃完了還有!”搞得男生怪不好意思地。煽爐火的體力活自然少不了咱男生,幹起來絕不含糊。

  咱小學生素質就是不一樣,燒烤之後的垃圾統一裝袋,還青青芳草坪一個乾淨的家。下午,不少同學拿出了球啊、風箏啊,還有撲克,好好地玩了一把。

  為了能夠避開返程的高峰,在班長的建議下,大家收拾東西,依依不捨地離開了植物園。一路上,大家回味著春遊的樂趣,歡聲笑語縈繞在林間小道上,久久還在迴盪。

  美哉,春之大地;壯哉,天之嬌子。

  篇三

>

  盼望已久的春遊終於到來了。一大早,同學們揹著揹包,來到學校。我們排著隊,一個一個的上了車,來到了觀光農業園。

  走進農業園,楊梅樹和枇杷樹列隊歡迎我們。枇杷樹上接了一個個可愛的小枇杷,小枇杷探出綠綠的小腦袋,驚奇的打量著我們這群可活潑的同學們。

  我們經過神農廣場,神農拿著麥穗,騎在一頭高大的牛背上。一路上,我們看見可五顏六色的野花競相開放,櫻花露出紅紅的笑臉,害羞的看著我們,遠處的繡球花高高地掛在枝頭,神氣極了。

  我們選了一片美麗的草地坐下來,分享各自的美味。雖然春遊的時間並不長,但農業園的風景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