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測量的論文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人們所應用的科學技術也在不斷提升,在這其中,建築測量工程的發展引人注目。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議建築測量技術控制

  摘要:文章闡述瞭如何通過加強施工測量質量管理來對整個施工測量過程進行有效的監控,確保測量成果正確無誤,防止測量事故的發生。

  關鍵詞:建築測量 質量 控制

  施工測量成果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到能否按設計精度的要求對工程構築物的位置進行定位,測量事故的發生往往是因測量質量管理不嚴造成的,如果對測量成果的質量沒有進行有效的監控,就無法保證施工測量的成果達到預期的質量目標,因此,加強施工測量的質量管理,對整個測量過程進行有效的監控,確保測量成果正確無誤,防止測量事故的發生是很重要的。

  一、建築測量質量管理

  測量成果是通過一組測量人員按照一定的作業方法,採用特定的儀器裝置經過外業資料採集和內業計算整理形成的,以之作為建築物放樣和定位的依據。因此,按照施工測量的作業流程,施工測量質量管理的內容包括以下三個方面:***1***人員管理***2***測量儀器管理***3***測量過程控制 在工程專案施工中,施工測量質量管理作為工程質量管理的一個重要分支,應建立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

  二、建築測量控制技術

  1、人員管理

  1***專案總工程師 專案總工程師應針對工程專案制定施工測量質量目標,制定測量內、外業工作標準,測量儀器管理制度,測繪資料管理制度,制定測量技術人員工作職責,並監督實施,確保測量人員各盡其責,使得測量工作能按規定按要求有條理的實施。 專案總工程師應充分重視測量技術人員的培訓工作,組織測量技術人員進行測量技能的培訓和學習施工測量《規範》、施工技術《規範》,對擬實施的測量方案進行稽核。

  2***測量主管工程師 專案總工程師應任命一名責任心強,測量技術水平較高的技術人員擔任測量主管工程師,測量主管工程師應負責施工測量方案的具體實施,測量儀器的年檢、日常檢校與維護,及時向專案總工程師彙報工作中出現的問題。2.1.3 測量員 測量員必須要能勝任自己的測量工作,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能夠吃苦奉獻的精神,應重視和加強自身專業技能的提高,積極認真地學習專業理論,在測量過程中能夠按照《規範》的要求進行作業,同時還要加強測量儀器的操作訓練,以提高測量的精度和作業效率,測量主管工程師應對測量員的專業技能進行定期和不定期考核,考核結果和工作表現與個人工資效益掛鉤,以提高測量員的工作積極性和責任心。

  2、測量儀器管理

  1***測量儀器的保管和維護 測量儀器應由測量主管工程師指定專人負責保管和維護,在潮溼和煙塵環境中作業過後,要把儀器擦拭乾淨,並置於通風乾燥處將水汽晾乾。實踐證明,日常維護對儀器的使用壽命和精度的穩定性有很大的影響。 由於施工現場施工機械多,稍有不慎,測量儀器就會受到碰撞,使測量儀器的精度指標和穩定性下降,或損壞儀器。施工現場遭到損壞的儀器裝置在大多數情況下是因為操作者遠離儀器造成的,因此,在測量過程中儀器操作者不得遠離儀器,使儀器裝置的安全處於失控狀態。

  2*** 測量儀器的檢校 用於測量生產的儀器裝置必須按計量法規的要求進行定期送檢,檢定合格後方可使用,未經檢定合格的儀器不得用於測量生產,用於工程專案的測量裝置應建立臺帳,儀器的型號、精度指標、使用狀態、檢校情況應作好記錄,確保測量儀器處於受控狀態。 測量儀器不僅每年要通過國家授權的計量檢定部門進行年檢,更重要的是要作好日常檢校,通過對測量儀器的日常檢校瞭解使用儀器的精度狀況,才能避免因測量儀器的精度指標下降而影響測量成果的質量。

  3 、測量過程控制

  1*** 測量方法***測前控制***

  應選擇合理可行的測量方法,以保證測量成果的質量達到預期的精度要求。例如,當交會方向的夾角太小時就不能採用交會法進行放樣,應採用極座標法放樣;當後視邊長較短時就不宜連續向前穿設中線,應採用導線法進行放樣來控制誤差的積累。在測量過程中應儘量採用閉合測量以增加檢核條件,如支導線邊長應採用往返觀測,角度觀測採用“兩個半測回”或多測回進行檢核。

  2***測量外業***中間控制***

  樁點的複測 進行導線測量或放樣時,必須對作為已知點的導線點進行復核測量,平面控制點應進行角度和距離的檢測,水準點應檢測相鄰兩點間的高差,當檢測結果表明樁點正確可靠時方可進行後續的測量工作。

  儀器對中整平 儀器對中整平的正確與否直接關係到測量成果的正確性,在一個測站的測量中間至少應檢查一次鏡站、後點與前點儀器的對中和整平,以保證鏡站、後點與前點儀器的對中整平正確,防止對點錯誤的發生。

  野外資料的記錄***1***記錄應採用雙記錄複核制。記錄員應按照記錄表格逐項計算,嚴禁採用只計算第一測回度分角值而其他測回度分角值照抄第一測回角值的記錄方法,以防止角度的度、分計算錯誤不能通過多測回測角進行復核,在支導線測量中,其後果尤為嚴重。採用電子手簿進行記錄的,應遵循電子手簿記錄的相關規定。***2***記錄員必須在記錄薄中記錄清楚測量人員和測量時間,以便對測量事故責任進行分析和認定。***3***觀測員與記錄員之間應密切配合,觀測速度與記錄速度協調一致,以防止記錄員忙亂中聽錯記錯觀測資料。

  儀器高的丈量 由於三角高程測量往返高差之差受大氣折光影響很大,儀器高丈量錯誤不能通過往返高差之差來判別,因此,前後點、鏡站儀器高的丈量必須遵循規範規定的“測前、測後丈量兩次”的要求,以防止三角高程測量錯誤的產生。測量內業

  3***內業整理和測量成果的交接***測後控制***

  原始記錄的複核***1***複核原始記錄時,應對記錄薄上的所有記錄資料進行復核,包括點名,點之記,觀測資料、日期、人員等。***2***採用雙記錄複核時,原始記錄由兩個記錄員互相複核,確保記錄成果正確無誤。在因測量人數受限而採用單人記錄時必須遵循單記錄雙複核,當發現記錄錯誤時,複核人必須讓記錄員重新計算進行確認。

  圖紙複核 測量成果計算前,必須對與施工測量相關施工圖紙進行全面複核,確認測量計算所採用的設計資料正確無誤,當發現圖紙資料與複核結果不符合時應及時與設計單位聯絡解決,以防止設計圖紙中設計施工資料錯誤導致計算成果發生錯誤。嚴禁使用未經設計部門認可的非正式圖紙中的資料作為測量成果計算的依據。

  成果計算和複核 測量成果的計算應由具備測量專業技術資格的人員來完成,計算人員必須認真抄錄原始記錄及起算資料。成果書編制完以後,首先應由編制者自檢,然後與計算複核者完成最終成果書的複核校對工作並簽字確認。

  成果稽核與歸檔 測量成果編制完成後須經專案總工程師稽核,對不符合質量管理要求的測量成果應重新編制,必要時連同外業一起返工,經專案總工程師稽核,符合施工測量質量管理要求的測量成果方可用於施工放樣,測量成果由測量主管工程師按照“測繪資料管理制度”負責歸檔儲存。

  資料和樁點的交接 測量成果交付使用前應進行必要的交接,將該測量資料使用中應注意的問題給資料使用部門***人***講解清楚,測量樁點應現場逐個交接,交接清楚後應簽署交接記錄。

  三、 小結

  在工程建設中,施工測量的質量是工程質量創優的保障,因此,必須重視工程專案中的施工測量質量管理,在工程專案施工中建立健全的施工測量質量管理制度,按照施工測量的流程進行過程控制,層層把關,通過管理手段消滅測量事故的隱患,進一步提高測量成果的質量。

  >>>下頁帶來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