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區五味子栽培技術

  摘要介紹了,主要包括種子選擇與處理、播種育苗、移栽定植、肥水管理、田間管理、病害防治、採收與加工等內容,以供種植戶參考。
  關鍵詞五味子;播種育苗;移栽定植;田間管理;北方地區

  五味子別名北五味子,為木蘭科多年生落葉木質藤本,主產吉林、遼寧、黑龍江三省,以成熟果實入藥[1,2]。現將其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種子選擇與處理
  
  五味子的種子最好在秋季收穫期間進行生穗選,選留果粒大、均勻一致的果穗作種,單獨乾燥和保管。乾燥時切勿火烤、炕烘或鍋炒。可晒乾或陰乾,放通風乾燥處貯藏。結凍前將選作種用的果實,用清水浸泡至果肉脹起時搓去果肉,在搓果肉的同時可將浮在水面上的秕粒除掉。搓掉果肉後的種子再用清水浸泡5~7d,每隔2d換1次水,在換水時還可清除一部分秕粒。浸泡後撈出控干與2~3倍於種子的溼砂混勻,放入室外準備好的深0.5m左右的坑中,上面覆蓋10~15cm的細土,再蓋上柴草或草簾子,進行低溫處理。翌年5~6月即可裂口播種。處理場地要選擇高燥地點,以免水浸爛種。2月下旬將種子移入室內清除果肉,拌上溼砂裝入木箱進行砂藏處理,其溫度可保持在5~15℃,翌春即可裂口播種。
  
  2播種育苗
  
  育苗田可選擇肥沃的腐殖土或砂質壤土,也可選用老參地。育苗以做床為好,低窪易澇、雨水多的地塊可做成高床,床高15cm左右;高燥乾旱,雨水較少的地塊可做成平床。不論哪種床都要有15cm以上的疏鬆土層,床寬1.2m,長視地勢而定。床土要耙細清除雜質,施腐熟廄肥5~10kg/m2,與床土充分攪拌均勻,耬平床面即可播種。一般在5月上旬至6月中旬播種,條播或撒播。條播行距10cm,覆土1.5~3.0cm,播種量30g/m2左右。也可於8月上旬至9月上旬播種當年鮮籽,即選擇當年成熟度一致、粒大而飽滿的果粒,搓去果肉,用清水漂洗一下,控幹後即可播種[3,4]。播種後搭1.0~1.5m高的棚架,上面用草簾或葦簾等遮蔭,土壤乾旱時澆水,使土壤溼度保持在30%~40%,待小苗長出2~3片真葉時可撤掉遮蔭簾。經常除草,保持清潔,翌春即可移栽定植。
  
  3移栽定植
  
  選擇土壤肥沃、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林緣地或熟地,以腐殖土和砂質壤土為好,選好地,施基肥20~30t/hm2,整平耙細。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移栽,行株距以120cm×50cm為宜,為使行株距均勻,可以拉繩定穴,在穴的位置上做一標誌,然後挖成深30~35cm、直徑30cm的穴,每穴栽1株。植栽時要使根系舒展,防止窩根與倒根,栽後踏實,灌足水,待水滲完後用土封穴。15d後查苗,未成活的需進行補苗。
  4肥水管理
  
  五味子喜肥,生長期需要足夠的水分和營養。栽植成活後,要經常灌水,保持土壤溼潤,結凍前灌1次水,以利越冬。孕蕾開花結果期,除需要足夠水分外,還需要大量養分。每年追肥1~2次,第1次在展葉期進行,第2次在開花後進行。一般可追施腐熟的農家肥料5~10kg/株,可在距根部30~50cm周圍開15~20cm深的環狀溝,施入肥料後覆土。開溝時勿傷根系。
  
  5田間管理
  
  五味子枝條春、夏、秋三季均可修剪。春剪一般在枝條萌芽前進行,剪掉過密果枝和枯枝,剪後枝條疏密適度,互不干擾。夏剪一般在5月上中旬至8月上中旬進行,主要剪掉基生枝、膛枝、重疊枝、病蟲枝等,同時對過密的新生枝進行疏剪或短截。夏剪進行得好,秋季可輕剪或不剪。秋剪在落葉後進行,主要剪掉夏剪後的基生枝。不論何時剪枝,都應選留2~3條營養枝作為主枝,並引蔓上架。移植後第2年即應搭架,可用水泥柱或角鋼作立柱,用木杆或8#鐵線在立柱上部拉一橫線,每個主蔓處立一竹竿或木杆,竹竿高2.5~3.0m,直徑1.5~5.0cm,用綁線固定在橫線上,然後引蔓上架,開始時可用強綁,之後即自然纏繞上架。生育期間及時鬆土、除草,鬆土時要避免碰傷根系,並在基部做好樹盤,便於灌水。入冬前在基部培土,以保護五味子安全越冬。
  
  6病害防治
  
  根腐病於5月上旬至8月上旬發病,在防治上,應選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的土地種植;發病期用50%多菌靈500~1 000倍液澆灌根際。葉枯病於5月下旬至7月上旬,發病初期可用50%甲基託布津1 000倍液和3%井岡黴素50 mg/kg溶液交替噴霧,噴藥次數可視病情確定。
  
  7採收與加工
  
  8月下旬至10月上旬採收,隨熟隨採。採摘時要輕拿輕放。加工時可日晒或烘乾。烘乾時,開始時室溫在60℃左右,當五味子達半乾時將溫度降至40~50℃,達到8成干時挪到室外日晒至全乾,搓去果柄,挑出黑粒即可入庫貯藏。
  
  8參考文獻
  
  [1] 張麗偉.五味子無公害栽培技術[J].內蒙古農業科技,2009***5***:124,128.
  [2] 王愛琴,高靜,王士元,等.北五味子栽培技術[J].農業科技通訊,2009***9***:171-172.
  [3] 蘇輝,劉穎.北五味子高產栽培技術[J].中國農技推廣,2009***4***:28-29.
  [4] 任桂梅,李秀芳,楊樹理.北五味子早產早豐栽培技術[J].中國農村小康科技,2008***5***: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