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個人讀書心得體會

  作為一名幼兒園教師,需要多讀些書來充實自己,使幼兒教育能力得到全面的發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幼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供你參考!

  幼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篇1

  古人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可見,作為一名教師並不容易,而作為一名深受幼兒和家長親睞的教師更不容易,其肩負著是無數人的希望和重託。對新時代的教師也無疑是一次對知識、教養能力、綜合素養的考驗,其中教師對教學活動設計就是一個值得研討的問題。

  中李鎮西老師的話說得富有智慧和哲理,道出了他的心聲,也說到了我的心坎上,它是我以後工作的航標燈,指明瞭我工作的目標和方向。

  我以前只知道教育需要“愛”,卻不知道如何才能更好地表達這份愛。一直以來,我認為“嚴”才是真正的愛,因為有句俗話說得好:“嚴是愛,鬆是害。”所以,在我的課堂中,我決不允許幼兒有絲毫的怠慢,哪怕回一下頭,摸一摸下巴……我都認為這是違反課堂紀律的,必須予以批評教育。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們出奇的“乖”,成績也是有目共睹的。為此,我一度沾沾自喜,為自己的“高明”而“喝彩”。其實,在我的內心深處一直渴望能和孩子們一起玩、一起樂,但師道尊嚴令我望而卻步。李鎮西老師的“童心是師愛的源泉”,才喚醒了我心中尚未完全泯滅的童心。我才真正認識到那是因為我缺少一份童心。

  一直以來,我一貫以成人的標準來衡量幼兒,以成人的眼光來看待幼兒,希望他們變成我想象中的幼兒——“小大人”,個個成為懂事、聽話、尊敬老師、孝敬父母、多學習少玩的完美型別。孩子們成了我製造的模具中的工具。孩子們需要的是什麼?我瞭解嗎?不,我並不知道。而李老師呢?他能夠在教育幼兒時“向幼兒學習”,他能夠大聲疾呼並真誠的實踐著“請尊重幼兒的選舉權”,他努力追求著“成為幼兒最知心的朋友”“回答幼兒最關心的問題”,他勇於在幼兒面前承認自己的錯誤,他也諄諄教誨著年輕老師要“樂於請教”“勇於思考”“廣於閱讀”“善於積累” 。

  李老師說得好:“ 教育是心靈的藝術。如果我們承認教育的物件是活生生的人,那麼教育過程便決不是一種技巧的施展,而應該充滿人情味;教育的每一個環節都應該充滿著對人的理解、尊重和感染,應該體現出民主與平等的現代意識。雖然就學科知識、專業能力、認識水平來說,教師遠在幼兒之上,但就人格而言,師生之間是天然平等的;教師和幼兒不但是在人格上、感情上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道路上共同探索、前進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

  讀著李老師的文字,感悟著他的心靈,回憶著自己的教學行為,我陷入了沉思:“親其師,信其道”,古人尚卻明白的道理,可我……實在汗顏。幼兒成了學習的機器,學習的樂趣又從何說起,幼兒的個性該如何發展?幼兒是有差異的,有的文靜、有的好動;有的乖巧、有的調皮……好玩是他們的天性,只有在玩中學、樂中學,才能真正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我們為什麼不讓孩子學海無涯“樂”作舟呢?為什麼一直讓他們徜徉在“苦海”之中呢?我們有什麼理由剝奪他們的天性呢?

  現在,我才明白把一個個天真活潑的小幼兒教成“小大人”式的幼兒,是教育的悲哀。因為我們剝奪了他們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童話般的童年。作為教師,在面對幼兒時要保持一顆童心,以自己的童心喚起幼兒的童心,以自己的愛心喚起幼兒的愛心。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走進幼兒的心靈,才能夠表達我們對他們的愛。也只有這樣我們才有資格談我們的教育。我們要創設平等、民主、和諧的教育氛圍,放下自己的架子,用愛心營造積極健康、生動活潑、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讓愛心成為照耀幼兒心靈的陽光,培養幼兒健康的人格,使幼兒的素質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幼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篇2

  每讀完一本好書心裡不免會有種大徹大悟、感觸頗豐的感覺。讀了虞永平老師的《學前課程與幸福童年》,忽然間覺得自己參加工作至今為止短短几個月的一些工作方式與教育策略還是有很多沒有達到應有的價值與目標,很多時候,我們太過於追求教育結果而忽視了教育過程給幼兒帶來的多元智慧發展的機會;很多時候,我們沒有利用好區域和環境帶給幼兒的學習興趣,錯失了讓幼兒探索發現的機會;很多時候,我們並沒有成為真正的引導者、支持者,機械式的灌輸讓幼兒的主體性得不到充分的發揮。

  這本書讀完後,我的腦海裡自然而然的浮現出三個觀點:

  1.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教學做合一。

  “幼兒園課程的核心價值是充實幼兒的生活,促進幼兒生命。幼兒園課程應該切實關注幼兒的生活,幼兒的生活是幼兒園課程的基礎…只有在那種關注幼兒生活、為了幼兒生活的課程中,幼兒才可能快樂、充實並感受挑戰,才能真正享受幸福的童年。”這些都是書中的原話,生活化課程設計的核心任務就是讓幼兒做什麼,教師的教學設計首先應該關注的是幼兒想做的、可以做的,然後才是教師為其可以做什麼。幼兒就是在做什麼的過程中獲得經驗,得到發展的。幼兒的“做”包括觀察、探索、發現、表達、交往、欣賞等活動。要讓幼兒主動地學習,充分的發揮主體性。張雪門指出:“經驗不是特殊的東西,經驗是和環境相接觸而來的。”陳鶴琴指出的“活經驗”的觀點就是指幼兒園課程是現實的,要向社會生活、民情風俗和自然物學習,引導幼兒在實際生活中學習和體會。虞老師書中的一些文章所闡述的觀點正是為了體現了這些觀念,如兒童的表演區室、兒童博物館、圖書館、

  2.認真衡量各種環境區域、區角的課程價值,結合幼兒的經驗,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性,讓幼兒能夠在幸福的成長環境中習得有意義的知識與技能。

  虞老師在書中所提到的那麼多領域的學習價值我們是有目共睹的,並且受益匪淺,課程資源材料應該起源於生活。在文章中各個功能室的建立給予幼兒更多的學習空間。如:科學發展室,飼養區、幼兒圖書館、兒童博物館、表演區等等,且讓我們先想象一下幼兒在這些活動室裡快樂的遊戲、探索的情景,那是個多麼幸福的地方。所以,幼兒園應該積極地開發有關的資源,遵循兒童規律,有目的有計劃地解放幼兒的雙手、解放幼兒頭腦。因此,教師應當認真衡量每種課程帶給幼兒的價值有哪些,能夠讓幼兒在幸福的快樂的學習中掌握一些切合實際的知識技能。

  3.教師有一桶水,才能給學生一杯水。幼兒園應有效地幫助教師提高與成長,教師也要不斷充實自己的文化和修養,做合格的支持者、引導者,積極樂觀的將幼教事業進行到底。

  從教師知識透視幼兒園課程文化,可以看出教師對人類知識的傳遞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教師任何一方面的知識欠缺都將直接影響學習者的發展。在幼教這種不分人分科的特殊教育方式的環境下,教師必須為幼兒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負起一定的教育職責,保育和教育的相結合也讓我們不得不時刻充實自己各方面的知識,為成功地做一名支持者、引導者而努力。關於增加教師的學習機會、交流機會,我覺得一幼在這一方面給與老師的幫助非常大,我受益良多,幼兒園組織的多次教研與外出學習讓我們不斷擴大自己的知識面與教育視野。用有效的方法來幫助教師,會讓教師的成長也變得更快更好。虞老師在書中提到的威爾遜教授所提出的對教師關注、贊同和情感的觀點也讓我覺得有了用更加積極樂觀的態度將幼教事業進行到底的決心。當然,教師自身也要不斷地去研究學習,結合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等,從課程實施者到課程設計者,從課程設計者到課程建設者,能夠讓幼兒在我們所創造的環境中習得一定的知識與技能。

  作為一名幼兒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樹立正確的兒童觀、發展觀和教育觀,虞老師的字裡行間都滲透著這些正確觀念,讓我們一起努力,在他的理論引領下,分享有價值有意義的快樂課程,為幼兒創造幸福快樂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