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廣場舞的起源是什麼

  廣場舞是居民自發地以健身為目的在廣場、院壩等開敞空間上進行的富有韻律的舞蹈,通常伴有高分貝、節奏感強的音樂伴奏,多為徒手健身,也有一小部分手持輕器械。那麼,?

  廣場舞起源

  2009年,林巧雲的媽媽想學跳廣場舞,但苦於沒有舞蹈基礎。也找不到合適的人來教。林巧雲於是自告奮勇地當起了媽媽的舞蹈老師。後來邀請了平時和媽媽一起跳舞的幾個姐妹成立“動動廣場舞健身隊”。於09年5月林巧雲在56網上傳了舞隊的第一支廣場舞《迎酒歡歌》,以“動動”為網名,以“動動廣場健身舞”為名稱,該視訊在56網有20多萬人次的點選,從此,動動不斷在視訊站上傳她們的廣場舞作品。時至今日已上傳了近400多個視訊。很受全國各地舞友的喜愛與追捧。

  廣場舞注意事項

  跳廣場舞的時間。有些人為了跳廣場舞,一大早就起床,連早飯都不吃,還有些人,在晚上要跳到很晚才回家睡覺,這都是不可取的。空腹跳廣場舞,可能導致低血糖的發生,嚴重者甚至會昏厥。跳舞到很晚才休息,不僅影響周圍居民的休息,還會擾亂自身正常的生物鐘,影響睡眠,日久還會導致多種慢性疾病的發生。此外,跳廣場舞的場地一般會集中很多人,空氣流通差,時間長了,對呼吸系統也會有影響。建議大家,最好飯後1小時再去跳舞,每次跳別超過1小時。

  跳廣場舞的穿著。跳廣場舞時,有些人會穿著硬底鞋、拖鞋,還有些人穿著緊身褲,這都不利於健康。廣場舞雖然不像專業的舞蹈那樣,但也是全身運動,腿腳活動的頻率也很高。因此,鞋子一定要舒適,最好穿軟底的防滑鞋,以免摔倒,好的運動鞋還能對跳舞時產生的衝擊力有所緩衝,對心臟、大腦起到保護作用。穿拖鞋有摔倒的危險,穿硬底鞋則可能損傷腿腳,也沒有緩衝的作用,最好別穿。

  跳廣場舞的反應。廣場舞的保健作用不容置疑,但有些人以為,跳得大汗淋淋能起到健身作用,才會減肥、降脂、降糖,這是錯誤的。其實,跳廣場舞也是一種有氧運動,在跳舞過程中,以舞者能維持正常交談、微微出汗為宜。如果跳舞之後大汗淋漓,不僅容易引起感冒,還會使血容量減少,血液變得黏稠,有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女士別穿高跟鞋

  正式的社交舞,女性舞者必須穿上高跟鞋。但穿高跟鞋會對膝蓋與腳跟造成壓迫,跳舞時施力較重,相對來說,腳部承受的壓力也比平時穿高跟鞋時來得大。特別是老年人,骨質密度低,穿著高跟鞋跳舞易造成膝蓋、腳跟部位的傷害。所以,老人跳舞所穿的高跟鞋鞋跟儘量在3釐米以內。另外,市面上有販售特殊訂製的鞋子,能降低足部與腰椎壓力,骨質欠佳的長輩們可納入“跳舞配備”。羅佳琳補充,如果可以,最好穿著護膝,保護膝蓋;另外,跳舞動作不宜太快,步伐要站穩,環腰、牽手動作也要確實,以防重心不穩跌倒。

  攜伴攜藥而行

  儘管社交舞並非激烈的運動型別,老年人跳舞仍隱藏潛在風險,如跌倒、骨折、心血管疾病發作。最好攜伴同行,不要單獨外出跳舞。

  若有骨質疏鬆,患者脊椎就像“蛋殼”一樣,很容易因壓迫、撞擊而碎裂。如果社交舞有一些轉身、旋轉或是彎腰動作,老人最好先自我評估,如果柔軟度與骨質不足,跳舞時應放慢速度,進行至這些動作時,提醒自己舞蹈角度不要太大、動作勿過度激烈。

  許多老人有“三高”問題或心血管疾病史,如果有胸悶、胸口緊、喘、臉色發白、呼吸困難等狀況發生,應立即停止舞蹈,不要勉強。 針對有心臟疾病的老人,若醫師開立有***片,這應隨身攜帶,萬一心臟不適,可立刻服用以緩解症狀,避免心肌梗塞、心絞痛等。

  有高血壓的老人,最好在出門運動前用藥,待血壓平穩再跳舞。另外,天冷時通常血壓較高,不要以為“跳舞會發熱,所以要穿少一點。”他說,氣溫低更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就算是運動,衣物仍要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