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適合春季做的戶外運動

  春天是人們進行戶外活動的好季節,那麼有哪些戶外運動是最適合春季做的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適合春季做的戶外運動:散步

  散步是一種值得推廣的養生保健方法。一天緊張繁忙工作之後,到街頭巷尾走一走,可以很快消除疲勞。眾多壽星的長壽祕訣之一就是每天有一定時間散步,尤其是春季散步,因為春季萬物生髮,更有助於健康。

  散步不拘形式,宜以個人體力而定速度快慢,時間的長短也要順其自然,應以勞而不倦、見微汗為度。

  老年人散步以緩步為好,步履緩慢,行步穩健,每分鐘約行60至70步,可使人穩定情緒,消除疲勞,亦有健胃助消化的作用。快步走適合於中老年體質較好者和年輕人,每分鐘約行走120步左右,堅持時間長了可振奮精神、興奮大腦,使下肢矯健有力。散步時可配合擦雙手、揉摩胸腹、捶打腰背、拍打全身等動作,以利於疏通氣血,生髮陽氣。

  適合春季做的戶外運動:放風箏

  “糊成紙鳶一線牽,憑藉春風上青天”。大多數人會選擇放風箏這項體育運動。風箏放飛時,人不停地跑動、牽線、控制,通過手、眼的配合和四肢的活動,可達到疏通經絡、強身健體的目的。看風箏高飛,眼睛一直盯著風箏遠眺,眼肌得到調節,疲勞得以消除。這項活動特別適合青少年。

  中老年放風箏時要注意保護頸部,不要後仰時間太長,可仰視和平視相交替。放風箏最好以兩三人搭夥為宜,選擇平坦、空曠的場地,不要選擇湖泊、河邊以及有高壓電線的地方,以免發生意外。

  小貼士

  除了這四項運動外,對於年輕人來說,還可以選擇跑步、打球等激烈運動,中老年人可採用低強度、低能量消耗的運動模式,包括慢走、打太極、旅行、騎自行車、娛樂、園林勞動等。少年兒童可根據場地、時間、興趣愛好等選擇鍛鍊專案,如踢毽、跳繩、跳皮筋等。

  適合春季做的戶外運動:爬山

  爬山是一項極佳的有氧運動,如果以每小時2公里的速度在山坡上攀登30分鐘,消耗的能量大約是500kcal,相當於45分鐘游泳所消耗的能量。爬山雖好,但強度把握不好很容易傷到身體。因此爬山之前一定要做準備活動,要讓肌肉、關節活動起來。同樣,爬山結束後,也一定要做一些整理和放鬆活動,比如下山後繼續在平地上走大約5分鐘。爬山過程中心率保持在120-140次/分鐘最為適宜。

  “爬山病”中最常見的屬膝關節損傷,也是最容易被登山愛好者忽略的。“膝關節受傷的過程不易發現,一旦疼痛難忍,就很難完全康復,所以預防很重要。”

  1.儘量選擇土質路面,臺階路、石路都屬於硬質路,對膝關節不利。

  2.爬山過程中動作要放緩,爬山時最忌諱的就是奔跑和大步走,不但危險,還會極大傷害膝關節,下山時不妨試著將兩腿的膝蓋稍微彎曲,讓其少受力。

  3.登山鞋和登山杖很重要,專業的登山鞋能將震動吸收掉,登山杖可以分擔腿部受力,保持身體平衡。

  適合春季做的戶外運動:騎行

  花開時節,低碳、環保的騎行是不少人熱衷的運動。騎行也是一種改善人體肌肉耐力和心肺耐力的有效健身方式。在騎行過程中,人體主要的肌肉群都要參與工作。此外,騎自行車也可以幫助戶外運動者釋放壓力。以健身為目的的騎自行車運動,強度以蹬車頻率為60-90次/分鐘為宜,每次運動時間為20-40分鐘,每週運動3-5次,長此以往可以獲得明顯的健康收益。

  戶外騎行是項有一定危險性的運動,安全是頭等大事。參加騎行活動的人一定要配備齊全的保護裝備,包括騎行頭盔、騎行手套、魔術頭巾、保溫水壺等。如果有條件,速幹內衣、衝鋒衣也應配備。

  同時,戶外騎行最好結伴而行,騎行時可以進行編隊,這樣更能相互照顧。騎行過程中要遵守交通法規,不可爭強好勝,特別是長距離下坡應該讓速度慢下來。

看過的人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