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江陰農民的趣聞

  江陰農民的獨門祕技竟滅掉清軍水師五百名?這是怎麼回事?趕緊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希望能夠解答您的疑問。

  :

  清軍南攻,到了江陰。命令已下。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很多江陰人,自發反抗。其中就有一些農民,搞定了五百清朝水軍。他們是怎麼搞定的呢?說起來好笑,都有些難以置信。不過,記載此事的,乃是清朝入關後,康熙十二年的狀元,韓菼。他是清朝的第十四位狀元。他的記載,應該不會胡說八道。

  事情是這樣的。崇禎皇帝自殺後的第二年,1645乙酉年閏六月初八日,五百清兵水師坐著船,在江陰河中耀武揚威。帶兵官,叫王良。江陰很多人都認得他。因為他呀,乃是本地的名人。不過,不是啥好名,而是江洋大盜。所以,江陰人對他,那是雙重仇恨。以前,殺人越貨害大家,官兵都拿他沒辦法。現在呢,臉一抹,就成了清朝將領。如果說以前,他是偷偷摸摸地,現在,則“光明正大”想殺就殺,想搶就搶。

  所以大家見了他無不恨得牙癢癢。船經過雙橋的時候,“田夫辱罵之”。至於罵了些什麼話,鄉野村夫,能有什麼好詞呢?所以,上至王良,下到士卒,站在船上的,無人氣得要命,舉著刀劍恐嚇農夫,“還罵……還罵……再罵就把你們都砍死!”如果在陸地上,他們確實有這個本事。但此刻,他們在船上。名為水師,如果是水師碰水師,誰厲害,那真得比比。但他們碰到的,不是水師。

  農夫們的祕技,很簡單,隨手就有。他們拔起種在田裡的青苗,就往船上扔。但見禾苗向暴雨一樣落在船上。士卒們左躲右閃,有些命背的,直接就被同儕擠下船去。更多的,跳來跳去,落在泥上,一滑,也到了河裡。河雖不寬,但深,未幾,大部分的水師,竟然溺死河中——這真是個搞笑的場面。水師啊,不會游泳嗎?或許真會遊,但又要遊,還要避讓禾苗雨,手腳不諧調,落水者多,你打我我打他,被隨手打暈的都不少。反正,在船上絕大多數人都掉下水後,餘下的,終於把船開到了河邊。

  以為他們上了岸,就沒事了嗎?非也。他們的人數,已不佔優勢。再說,農夫們,也不是沒有武器啊——鋤頭一齊上,沒死的士卒,缺胳膊少腿腦袋開花,兼之河邊地滑,又紛紛給打下水去——屍體一具挨著一具,就像木筏一樣,“水為不流”。此戰,五百餘名清軍水師士兵或被打死,或被淹死,王良,自然也沒有逃掉。大漲了江陰人民的氣勢。但,我們知道,等著江陰人民的,將是更強大的敵軍與更殘酷的現實。

  江陰簡介:

  江陰市,簡稱澄,因地處"大江之陰"而得名,是一座現代化濱江港口花園城市。江陰位於中國華東,江蘇省南部,長江三角洲太湖平原北端。東接張家港,南臨無錫,西連常州,北對靖江。江陰地處長江咽喉,是大江南北的重要交通樞紐和江河湖海聯運換裝的天然良港。

  江陰曆史悠久,人文薈萃,擁有7000年人類生息史、5000年文明史、3800年築城史、2500年文字記載史、1734年建縣史。

  江陰原屬吳地延陵,古屬常州,現為無錫市行政代管。江陰枕山負水,襟帶三吳,處於"蘇錫常"金三角的幾何中心,城江同在,有"延陵古邑"、"春申舊封"、"芙蓉城"之稱。2015年,江陰下轄3個街道、10個鎮、2個經濟開發區,1個國家高新區。市政府設在澄江中路9號。

  江陰民營經濟發達,製造業強,是城鎮經濟的領航者,並被譽為"中國資本第一縣",有36家上市公司。2014年,江陰有11家企業成為"中國企業500強"。先後獲得首批國家生態市、中國最佳經濟活力魅力城市、中國全面小康十大示範縣***市***、聯合國人居環境獎等150多項全國性榮譽,在全國縣城經濟基本競爭力排名中連續十二年蟬聯榜首。

  江陰市位於北緯31°40′34″至31°57′36″、東經119°59′至120°34′30″。北枕長江,南近太湖,東接常熟、張家港,西連常州,地處蘇錫常“金三角”幾何中心,交通便捷,歷來為大江南北的重要交通樞紐和江海聯運、江河換裝的天然良港。

  江陰市總面積986.97平方千米,陸地面積811.7平方千米,水域面積175.8平方千米,其中長江水面56.7平方千米。沿江深水岸線長達35千米。城市建成區面積55.1平方千米。[8]

  江陰地處太湖水網平原北端,長江南部沖積平原,全境地勢平緩,平均海拔6米左右,西南邊緣地勢偏低,中部、東北部有零星低丘散佈其間,地勢較高亢。中部山丘多在海拔200米左右,以定山273.8米為最高,東北部黃山海拔91.7米。濱臨長江,全境有幹、支河流550餘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