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口字三個封字打一成語

  ,大家會想到什麼成語呢?下面小編就揭曉答案啦,看你們是否答對了呢。

  

  三緘其口

  三緘其口的詞語解析

  [釋義] 嘴上貼了三次封條。形容言語非常謹慎;或不開口。緘:封;閉。

  [語出] 《太公金匱》:“武王問:‘五帝之戒;可得聞乎?’太公曰:‘黃帝雲:予在民上;搖搖恐夕不至朝。故金人三緘其口;慎言語也。’”

  [正音] 緘;不能讀作“xián”。

  [辨形] 緘;不能寫作“鉗”。

  [近義] 守口如瓶 默不作聲

  [反義] 口若懸河 誇誇其談

  [用法] 多用於對事情保密的程度。一般作謂語、賓語。

  [結構] 動賓式。

  例句

  1、對於這件事,他三緘其口,處理得十分妥當。

  2、對於國家機密,我們應該三緘其口。

  3、當問他為什麼虐待兒子時,他三緘其口。

  4、為了保守國家機密,在各種不宜場合,我們應該三緘其口。

  5、我對這件事情完全不瞭解,只好三緘其口,不好插嘴。

  6、他愛講些頂好三緘其口的怪話,他讀的書太多,他常愛逛逛慄樹咖啡館,那本是畫家跟音樂家扎堆兒的地方。

  7、近來對於新政的事情,不管是開發商,還是代理行,即便是不那麼直接敏感的問題,還是會有很多人三緘其口。

  8、銀行家和葉劉淑儀會面後,對會議內容都三緘其口。

  9、無論怎麼問,他就是三緘其口,不願透露任何訊息。

  10、在這種高壓統治下,莫怪大家對許多事都三緘其口。

  11、這種夫妻間的事,旁人沒有插嘴的必要,最好三緘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