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高中生物的高效課堂教學反思

  高效課堂,是指教育教學效率或效果能夠有相當高的目標達成的課堂,具體而言是指在有效課堂的基礎上、完成教學任務和達成教學目標的效率較高、效果較好並且取得教育教學的較高影響力和社會效益的課堂。下面小編給大家推薦高效課堂的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歡迎閱讀!

  一、高效課堂實施的主要策略

  實現高效課堂的方法很多,沒有固定的模式,可以說因人而異,因學科不同也有差異,只要是高效的那就是一堂好課。就高中生物教學而言,教師可以採用多種形式和方法,只要能實現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讓學生獲取更多的知識、能力的提升、認知的發展就是符合實際的、高效的教學。

  1、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激發學生興趣,保持高效授課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最好的老師莫過於熱愛。濃厚的興趣應是熱愛的前提,所以喚起學生的興趣,激發智力的積極性應是生物教學的第一個環節,也是關節環節。心理學研究表明,凡是包含了新要素的學習物件,都會引起學生的注意,當學生產生了應當解決新問題,聯想到這些新問題與已學知識的聯絡,並意識到憑藉自己已有知識和技能可以在某種程度上解決這些新問題時,學生就會認識到新課程對自己有意義,學習興趣和智力活動的積極性就會被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介入教學會活化教材中的抽象知識,使知識變得與生活密切相關,此時,學生對知識已達到了渴望的程度,對學習已不再感到枯燥、乏味。而以上的一切都依賴於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提出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我在此僅列舉出五種提出問題方法供大家參考:

  ***1***列舉有待解釋的自然現象或事實把學生引入教材,例如:大棚種植蔬菜為什麼選擇白色塑料膜,而不選擇其他顏色的塑料膜?

  ***2***擴充套件舊有知識,引出遞進性新問題促進學生掌握教材,例如:酶有三大特性,那麼酶既然是催化劑,有沒有與其他催化劑共同的性質,如果有應該是什麼?

  ***3***提出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的相關問題,引導學生走出教材,例如:麵條和饅頭都是用麵糰做成的,為什麼饅頭疏鬆呢?

  ***4***鼓勵學生運用相關科學知識進行猜想,解釋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例如:有人說,腦袋掉了還能走二里地,你認為對嗎?

  ***5***鼓勵學生質疑或引入社會問題滿足主體參與的慾望,提高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生物教學面向生活、面向自然、面向社會,使課堂充滿現實感,充滿生命的活力,充滿生活的氣息。在輕鬆和諧的課堂氛圍中,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生物的興趣,增強了學習的源動力,讓學生汲取了更廣闊的知識,滿足了學生的現實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