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留學的費用大概需要多少錢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出國讀大學成為越來越多高中畢業生的選擇,那麼大學出國留學的費用大概需要多少錢呢?現在就隨小編來了解留學資訊吧!

  大學留學的費用

  一、留學前費用

  考試費用

  出國前首先要準備託福或雅思考試,雅思考試費用1750元。不需要面試的託福也將和雅思考試形式一致。

  外語培訓費

  考試以前的外語培訓費平均2000元左右,但因人而異。如大學生本身就有英語基礎,可能幾百塊錢就夠了;高中生的花費當然要高很多。其他人員標準各異。

  院校申請

  國外相當多的大學需要收申請人的院校申請費,收了這筆錢後,大學才會對申請人的材料進行評審和評估。因為需要耗費它的人力,這筆錢多少不等,平均下來每所也有100美元左右。如美國的學校是50-100美元/所;英國有的收有的不收,一收就是100英鎊;歐洲國家的院校是按照歐元來收,最高100歐元/所,最低50歐元/所。如果每個人平均申請5所學校,每所學校要準備100美元的申請費,人民幣就約3000元。

  郵寄費

  把材料郵寄到學校還要花郵寄費,每份特快專遞費200元,僅5個專遞費就是1000元。

  簽證費

  國家和國家不一樣,但不論哪個國家第一次拒籤後不僅費用不退,第二次再籤時還要照單付賬。

  二、中期花費

  保險費

  拿到簽證以後,往往需要買保險。各國保險不一樣,如英國的保險和學費打包,不需要額外買。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則需要先交保險費,健康、醫療等加起來差不多在400-500美元之間/年。

  路費

  飛機票單程一般4000元左右;

  裝置

  自帶膝上型電腦,配置恰當需1萬元左右;

  生活必用品

  常備藥品、學習用品、廚具如電飯煲之類需2000元左右;行李不能超重,否則還要加收費用。

  三、國外所需費用

  學費

  發達國家英、美、澳、加的學費平均一年8萬元;生活費至少也應該是8萬元/年,基本上生活費和學費是一半一半,合計每年16萬元。學費中有的大學含教材,有的不含,如果要額外追加教材費的話,估計4000元人民幣都不多。

  而且每個國家的費用都不同:***這些都是留學的學費,而生活費那是根據家庭和個人會有更加的不同了,不過這些國外都可以進行打工,賺取自己的學費***

  各國留學的學費

  美國留學學費:18000美元-35000美元***每年***

  去美國留學,家長首先要面對的第一個現實問題就是留學費用。去美國留學對一般家庭可以說是一筆巨大的教育投資,況且,近幾年來美國學費不斷攀升。美國留學費用依據大學的性質、層次以及地理位置等因素而有不同的花費。一般來說,私立大學比公立大學昂貴,綜合性大學比文理學院昂貴,名校比一般性大學貴,大型城市學費比中小型城市貴。美國有3000多所學校,能提供近500個不同的學科。留學費用因學校、專業不同有很大差距,大學的花費從一年較低的10萬元左右到一年40萬元不等,適合不同支付能力的家庭對不同學校的要求。

  澳洲留學學費:8000澳元-30000澳元***每年***

  眾所周知,澳洲的教育水平高、學制短,留學成本低,簽證率高,留學後輕鬆移民,這些都成為許多學生選擇澳大利亞留學的原因。留學專家介紹,澳洲教育質量優秀世界公認,每年各國權威媒體或機構推出的世界大學排名評比中,澳洲大學一直名列前茅。除八大名校外,赴澳學子還可通過靈活的修學分形式完成學業,碩士最快一年可畢業。

  英國留學學費:6200英鎊-21000英鎊***每年***

  如今送孩子出國留學已經是很多家長的共同願望了,每年英國留學都吸引很多學生,英國也成為國內家長和學生選擇的首選目的地,那麼不同年齡段去英國留學的費用是怎麼劃分的吶?

  加拿大留學費用:2.5萬-4萬加幣不等***每年***

  加拿大在世界七大工業國教育投資比例在國民生產總值當中佔的是最高的,達到7.1%,所以整個社會是一個教育型的社會,而且加拿大並不像有的國家那樣把留學作為一個產業、經濟支柱,因此加拿大的教育以質量為主。高中留學學費:公立1.2萬加幣;私立2萬加幣左右;本科學費+生活費:1.8--2.8萬加幣;研究生文憑學費+生活費:2萬加幣左右;研究生費用:研究型碩士1萬加幣左右;專業型碩士2-3萬加幣。

  歐亞國家留學學費:

  荷蘭留學學費:3萬-5萬人民幣***每年***

  荷蘭在全球的英語留學環境中可謂是物美價廉的國家,留學費用低,教學質量高,在商科、法學、物流、金融、醫學、通訊、電子、建築、農業、生命科學、藝術、自然科學等領域內,荷蘭都是佼佼者;全公立大學,學歷全球認可;全英文授課、師資全球化;反簽證程式,簽證率高;合法打工,不要保證金。

  韓國留學學費:2萬元人民幣***每年***】

  韓國的學校基本每年都會提供學費的30%作為基本獎學金給學生,成績優秀的獎學金更多。如果到韓國讀的是理工科碩士課程,大多是免學費,只需生活費。在韓國費用比在國內的要高,但韓國並不是把教育當作產業來經營,相比紐西蘭、澳大利亞、英國等國家,留學費用要低得多。

  新加坡留學學費:29000新幣-8800新幣***每年***

  新加坡公立大學本科學費2-4萬人民幣每年,私立大學貴4-6萬人民幣每年。生活費一個月大約是500-700新幣***合人民幣2500-3500元***。總體來說比英、美等國家低2/3左右,每年需要8萬-10萬元人民幣。新加坡公立大學本科學費2-4萬人民幣每年,私立大學貴4-6萬人民幣每年。生活費一個月大約是500-700新幣***合人民幣2500-3500元***。總體來說比英、美等國家低2/3左右,每年需要8萬-10萬元人民幣。

  德國留學學費:本科階段均免學費

  到德國留學不收學費,這也許是許多中國學子渴望到德國求學的一個重要原因。德國的大學屬於社會福利的一部分,留學生在公立學校學習,是不需要交納學費的,只需要在每學期開始時交納基本的註冊費用即可。德國大學的註冊費標準不一,由各個學校自行制定,一般來說在80歐元-150歐元/年

  選擇出國留學的理由

  一、人生經歷

  留學無疑首先是一種人生經歷,這種經歷是你一直呆在國內沒法體驗的。我常說留學不僅僅是學知識學技術,也是瞭解、融入西方社會的一條重要通道。學習之外的東西,對於留學生個人形成完整的人生觀、世界觀以及價值觀是非常重要的。

  現代社會的資訊已經非常發達,你可能覺得在媒體、網際網路上可以瞭解到發達國家的一切,完全可以想象得到在國外是如何生活的。但是這種想象絕對與你實際在國外生活是兩碼事。呼吸清新的空氣,體會人文的關懷,這將是你在國內無法效仿、無法品味的一種經歷。就象我們看過無數次電視劇場景中的戀愛故事,可是隻有我們實際經歷了愛情,自己才能體會到其中的精彩與無奈。

  留學生活會極大地開闊你的視野、真實體驗多元文化、鍛鍊獨立思考的能力、培養坦然面對勝利和失敗的心態,並且有助於你以更全面的眼光理解人性和社會,還會讓你更加關心和熱愛我們的祖國。

  二、語言

  這一點無需多講,留學專家對高中學生的家長常說的一句話是:您的孩子在澳洲讀完兩年高中後,不管其他功課成績怎麼樣,至少英文程度已經可以達到國內英語本科畢業生的水平。在中國學英語,也許對付一些考試***包括雅思,託福等***分數可能很高,但是運用語言的能力在國內的環境下比較難以突破。當然,我這樣說是合理假設你在國外是與當地的老師、同學和社會有充分的接觸與交流,而不是整天與中國同學呆在一起的。

  三、就讀世界名校的機會

  當推薦大學的時候,一個很普遍的問題是問這個學校相當於中國什麼檔次的大學。那麼不妨引用一下國內大學的評價。

  上海交大最近有一個全球500強大學的排名,大家去交大的網站上可以查到。以澳洲為例,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排名第53位,墨爾本大學排名第82位;清華大學排在201-250位,而復旦大學則排在301-350之間。北京大學出版社曾經出版過一本《世界名校鑑》,書中列舉了各個國家的名校,比方說,美國列舉的是哈佛、麻省理工、斯坦福等,英國列舉的是牛津、劍橋,澳大利亞則列舉了澳洲國立、墨爾本。很遺憾,書中沒有涉及到中國的學校,看來作者認為中國還沒有一所稱得上世界名校的大學。所以留學也提供這樣一個機會,一個讓你就讀世界名校的機會。

  四、專業選擇的機會

  這有兩層含義,一是國外大學開設的專業非常廣泛,很多專業在國內還是空白,又或者國內同等專業不被國外普遍承認,典型的包括臨床醫學和法律專業。如果你想在國外執業,那麼你只有選擇拿國外的學位。二是在中國,報考研究生時大多仍然要求有本科同專業的背景,而去國外讀碩士則比較靈活,不需要學術考試,而且轉專業比較方便。比如,英文專業的畢業生可以申請會計、教育、傳媒甚至IT專業--這在國內幾乎是不可能的。

  五、資源利用與讀書效率

  以世界標準來看中國,我們的教育資源仍然較為貧乏。儘管大學一再擴招,但是師資力量、教學設施等要一齊跟上則需要相當長的時間。而國外豐富的教育資源正好可以為我所用,而且發達國家在教育方式、理念、教學設施上又比國內先進,如果有條件,我們當然應該出國留學。另外一個優勢是時間,我們知道國內大學的標準讀書時間是本科四年碩士三年,而在澳大利亞、英國、紐西蘭等國,本科僅需三年,碩士只需一年,這就大大降低了留學的機會成本,因為你可以比國內的同齡人早三年碩士畢業開始職業生涯!

  因為讀書的時間較短,有人因而懷疑其教學質量。這基本上是多餘的擔心,國外較國內的教學方式更為有效,平時學業的強度相當大,寬進嚴出體現得非常明顯,而國內大學則是嚴進寬出,很多人來諮詢的時候承認自己念大學念研究生是在"混"日子,一個原因也是因為"好混"。從大學的國際聲望上來說,名校之所以成為名校,靠的恰恰是教學與研究質量而並非靠學制的長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