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將數奇的成語故事

  成語是漢語詞彙系統中的特殊的成員,它們形式簡潔、意思精闢、結構定型,或出自經傳或來自謠諺,蘊含著豐富的民族文化內涵。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的主人公簡介

  李廣***?-前119年***,漢族,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秦安縣***人,中國西漢時期的名將。漢文帝十四年***前166年***從軍擊匈奴因功為中郎。景帝時,先後任北部邊域七郡太守。武帝即位,召為未央宮衛尉。元光六年***前129年***,任驍騎將軍,領萬餘騎出雁門***今山西右玉南***擊匈奴,因眾寡懸殊負傷被俘。匈奴兵將其置臥於兩馬間,李廣佯死,於途中趁隙躍起,奔馬返回。後任右北平郡***治平剛縣,今內蒙古寧城西南***太守。匈奴畏服,稱之為飛將軍,數年不敢來犯。元狩四年***前119年***,漠北之戰中,李廣任前將軍,因迷失道路,未能參戰,憤愧自殺。

  唐德宗時將李廣等歷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將供奉於武成王廟內,被稱為武成王廟六十四將。宋徽宗時追尊李廣為懷柔伯,位列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的典故

  李廣是漢朝的名將,擅長騎射。他沒有口才,不大說話除了射箭,幾乎沒有別的什麼愛好。和將士們在一起,他總喜歡和人比賽射箭。每到一處,打聽得有虎,他就一定要親自去射。在右北平***今河北省東北部地區***的時候,因為射虎,曾受了傷,但他還是把虎射死了。一天,黃昏時分,在山林中的叢草裡,見有一塊巨石,以為是虎,就射了一箭。第二天去檢視時,才知不是虎,那支箭深深地射進石頭裡去了。

  據《史記》載,李廣是漢文帝時入伍的,在抵抗匈奴侵略的戰爭中,立過不少功。在漢景帝和漢武帝時代,每一次抵抗匈奴的戰爭,李廣幾乎都參加了,而且屢次以少擊多,出奇制勝。匈奴侵略者對於李廣,又害怕又敬佩,稱他為“飛將軍”。

  有一次,李廣受命領著少數兵馬,出長城去和人數眾多的匈奴侵略者作戰。因雙方實力過於懸殊,李廣不敵被俘。在被解往敵營的途中,他趁敵人不備,突然躍起,奪了一匹好馬,飛奔逃回。匈奴兵幾百人狠命追趕,被他射死多人,終於脫險。可是逃回後,漢軍卻“按軍法”判他死罪。他繳納了大量贖金,才以撤免官職了事。

  過了幾年,匈奴又大舉進犯,李廣又奉命帶4000騎兵去抵抗。他被匈奴4萬兵團團圍住,部下都非常害怕。李廣派他兒子李敢,只帶幾十騎兵,從左到右,直穿敵人陣地,跑了一圈,回來報告道:“沒什麼,匈奴不難對付!”部下這才稍為安心。李廣親自用最強勁的大弓,射殺敵人部將。連殺好幾人,敵人的攻勢漸見減退。李廣指揮將士,沉著應戰,氣概從容,毫無慌亂之色。大家深受感動,勇氣也因此大增。這樣艱苦支援了兩天,援軍來到,敵人才退去。

  李廣最後一次與匈奴作戰,已經60多歲了,可是他精神抖擻,毫無老態。這一次,大軍由大將軍衛青統率。李廣名義上是前將軍,可是衛青怕他立功,不讓他正面出陣,故意叫他繞東路。後因沒有嚮導,迷失了路,未能如期開赴指定地點,被藉此問罪。李廣氣憤不過,竟被逼自刎而死。

  李廣有個堂兄弟,名叫李蔡,漢文帝時,與李廣同為“郎”一級的小官,聲望遠不如李廣,只是一個平凡的庸人罷了。然而到了武帝時代,李蔡已被封侯爵,官居丞相。而李廣這位一生與匈奴侵略者作戰70餘次的“飛將軍”,卻落了個悲慘的下場!人們為李廣抱不平,但是,除了抱怨命運之外,誰能說什麼呢!“飛將數奇”這句成語,便由此產生。

  的啟示

  李廣一生英勇善戰,在如今看來應該是大英雄的人物,最後反倒被逼自殺。他的堂兄明明不如他卻身居高位。但是儘管如此,我們也不能放棄提升自我,因為生活中的機遇還是有很多的,只有你自己做好了準備,才能在機會來臨之時緊緊抓住。

  的延伸

  【注音】fēi jiàng shù jī

  【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李將軍列傳》:“李廣老,數奇。”

  【解釋】 飛將,本作飛將軍,後指矯健敏捷的將領。數奇,即奇數,俗稱單數。古人認為單數不吉利。飛將數奇比喻運氣不好,有能力但是沒有發揮能力的機會或環境。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人命運不好

  【年代】古代

  【例句】時人以“~”來形容李廣的運氣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