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齡的小故事

  蒲松齡,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

  康熙初年的一個盛夏,在山東淄川東城的滿井莊大路口上,每天當金雞唱曉,炊煙四起之後,經常可以看到在路旁一棵大樹底下,三十多歲的蒲松齡粗布短衫坐在蘆蓆上,身邊放著一個裝滿濃茶的大瓶子,那茶瓶小口大肚,瓶邊放有四五隻粗瓷大碗和一包當地出產的菸絲。

  每當有行人路過的時候,蒲松齡就站起身來,熱情地邀對方坐下,喝茶休息。蒲松齡有個規矩,喝茶不收茶錢,喝茶人只要講一講自己的所見所聞。於是來往行人都喜歡在這個茶攤歇腳聊天,說著各種奇聞異事,講得口渴了,蒲松齡馬上又獻上一碗茶,讓人潤潤嗓子繼續把故事講完。

  有一個白髮蒼蒼的駝背老人,見多識廣,蒲松齡對他彬彬有禮,畢恭畢敬地請老人講他所知道的奇聞異事,老人一邊喝著茶一邊抽著煙,說了個“馬驥飄海到羅剎國”的故事,蒲松齡聽得入神,回去就寫了“花面相迎、世情如鬼”的《羅剎海市》。他就這樣蒐集一篇寫一篇,日積月累,終於寫成了容納百川的《聊齋志異》。

  有一天,一個身揹包袱的中年人風塵僕僕地來到茶攤前,蒲松齡請他坐下,一邊倒上濃茶,一邊笑著說:“你得講個故事給我聽聽。”中年人接過茶碗喝了一口茶,說:“我給你講個茶的故事吧。”於是中年人開始繪聲繪色地講起來。

  說杭州靈隱寺有個和尚,以善於烹茶而遐邇聞名,他所用的茶具都十分精緻,收藏的名茶也很多,而且分出好幾個等次。烹獻哪一等級的茶,常常根據來客身份的高低而定,最上等的名茶,如果不是貴客或善於品茶的知己,他是絕對不會拿出來的。

  有一天,寺裡來了一位大官,和尚恭恭敬敬地迎上去行禮,然後拿出好茶,親自汲泉烹茶,獻給大官品飲,滿以為能得到大官的一番讚譽。誰知大官只喝茶一句話也沒說,和尚非常疑惑,又拿出了家裡最上等的名茶沏好給大官奉上,茶快喝完了,那大官還是沒有一句稱讚的話。和尚急得再也等不下去了,鞠躬問道:“大人覺得這茶怎麼樣?”大官拿起茶杯拱了拱手說:“很燙!”

  蒲松齡一聽哈哈大笑,說:“剛才一位客人說了一個鴿子的故事。一個叫張幼量的鴿子迷,四處蒐羅各個品種的名鴿,像母親哺育嬰兒一樣餵養鴿子。有位大官想要鴿子,張幼量見是父親的好朋友,便選了兩隻最珍貴的白鴿送去。過了幾天,張幼量見到大官忍不住問起鴿子,大官說:‘挺肥美的,煮著吃了。’張幼量懊悔不已。我聽你說的故事與張幼量贈鴿給大官,是同一性質的笑話。”

  到了晚上,蒲松齡坐在燈下,細細品味白天所聽到的故事,便加工成篇,寫成了《鴿異》。蒲松齡在村口大路旁設茶攤,供行人歇腳聊天,在邊喝茶邊閒聊中,蒲松齡“搜奇索異”,時常能夠捕捉到寫書的素材。

  蒲松齡一生鬱郁不得志,始終未能實現奪冠科場、博取功名、匡時補世的夙願,然而,他在無限寂寞淒涼、懷才不遇的境況中,以頑強的意志,不屈的性格,終於在文學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蒲松齡的簡介:

  蒲松齡生於明崇禎十三年***公元1640年***卒於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中國短篇小說之王。71歲時才破例補為貢生,因此對科舉制度的不合理深有感觸。他畢生精力完成《聊齋志異》8 卷、491篇,約40餘萬字。內容豐富多彩,故事多采自民間傳說和野史軼聞,將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會化,充分表達了作者的愛憎感情和美好理想。

  作品繼承和發展了我國文學中志怪傳奇文學的優秀傳統和表現手法,情節幻異曲折,跌宕多變,文筆簡練,敘次井然,被譽為我國古代文言短篇小說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說此書是“專集之最有名者”;郭沫若先生為蒲氏故居題聯,贊蒲氏著作“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也曾評價過蒲氏“鬼狐有性格,笑罵成文章”。馬瑞芳稱他是“世界短篇小說之王。”

  除《聊齋志異》外,蒲松齡還有大量詩文、戲劇、俚曲以及有關農業、醫藥方面的著述存世。計有文集13卷,400餘篇;詩集6卷,1000餘首;詞1卷,100餘闋;戲本3出***考詞九轉貨郎兒、鍾妹慶壽、鬧館***;俚曲14種***牆頭記、姑婦曲、慈悲曲、寒森曲、翻魘殃、琴瑟樂、蓬萊宴、俊夜叉、窮漢詞、醜俊巴、快曲、禳妒咒、富貴神仙復變磨難曲、增補幸雲曲***,以及《農桑經》、《日用俗字》、《省身語錄》、《藥崇書》、《傷寒藥性賦》、《草木傳》等多種雜著,總近200萬言。還有《狼》、《山市》被選入人教版七年級課文。

  蒲松齡的座右銘: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郭沫若對其評價:“寫鬼寫妖高人一籌,刺貪刺虐入骨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