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居士秦觀資料簡介

  秦觀,字少遊,是北宋時期著名的詞人。別號淮海居士。下面是小編為你收集整理的淮海居士秦觀簡介,希望對你有幫助!

  淮海居士秦觀簡介

  秦觀***1049—1100年9月17日***,字少遊,一字太虛,江蘇高郵人***現高郵市三垛鎮武寧秦家垛***。別號邗溝居士,學者稱其淮海居士。北宋文學家、詞人,被尊為婉約派一代詞宗。宋神宗元豐八年***1085年***進士。代表作品:《鵲橋仙》《淮海集》《淮海居士長短句》。

  曾任太學博士***即國立大學的教官***、祕書省正字、國史院編修官。政治上傾向舊黨,哲宗時“新黨”執政,被貶為監處州酒稅,徙郴州,編管橫州,又徙雷州,至藤州而卒。他與黃庭堅、晁補之、張耒號稱為“蘇門四學士”,頗得蘇軾賞識。秦觀生性豪爽,灑脫不拘,溢於文詞。他十五歲喪父,自幼研習經史兵書。

  神宗元豐八年***1085***進士,最初任定海主簿、蔡州教授。元祐初***1086***,蘇軾舉薦他為祕書省正字,兼國史院編修官,預修《神宗實錄》。

  紹聖初***1094***,坐元祐黨籍,出任杭州通判,又被貶監處州、郴州、橫州、雷州等地。徽宗即位後秦觀被任命為復宣德郎,之後在放還北歸途中卒於藤州。

  淮海居士秦觀勸學的故事

  “秦觀勸學”一文出自於《精騎集》一書,講述了北宋著名文學家秦觀在做學問上的經驗之談,秦觀言傳身教,希望通過自己的經驗故事能帶給後來學者一些啟發和感悟。秦觀年少時,有很好的記憶力。再加上,他在文學方面很有天分,所以讀書對秦觀來說是一件輕鬆而又有趣的事情。

  秦觀拜讀前人作品時,只用看一遍就能過目不忘,甚至還能流利的背誦下來。即使默寫一次,也不會和原文有多大的紕漏。秦觀儀仗自己過目不忘的本事,便逐漸對自己放鬆要求。不會像之前那樣,每天苦讀經典書籍。於是,秦觀每天就有了很多閒暇時間,他便和能言善辯的人做朋友,每天和他們一起喝酒玩樂。一個月時間,很少用在看書上。慢慢地,記憶力在玩樂中荒廢掉了。後來,秦觀十分後悔當初虛度光陰,荒廢記憶力這一行徑。秦觀明白後,努力勤奮地讀書,想要把之前所荒廢的記憶力補起來。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聰明和記憶力都在逐步地退化。看一本書時,內心反覆斟酌,等合上書後大腦中一片空白。年少時勤奮刻苦學到的知識,因為經常不溫故知新,便逐漸地忘卻了。秦觀讀《齊史》時,有了新的領悟。他決定看文章時,一邊讀,一面摘抄文中有用的話語。正所謂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一邊摘抄一邊看文章,才會有很大的收穫。

  淮海居士秦觀詞的特點

  秦觀,字少遊,是北宋時期著名的詞人。秦觀年幼之時便已熟讀百書,聰於旁人,然而他的一生卻坎坷不平,官途不順。他將自己的所見所感寫入詞作之中,每逢讀閱秦觀的詞,後人總有一種切身的體會。

  秦觀現存的作品中詩有四百三十多首,留下的文章有二百五十多篇,而秦觀的詞僅僅只有一百多首。但是後人卻將他稱為“婉約派的詞宗”,可見秦觀的詞雖然少但是影響十分深刻。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兩句詞想必各位都不陌生,正是出自秦少游所寫的《鵲橋仙》一詞中。這首詞以牛郎和織女的故事,向眾人展現了一種分離的場景,以此來表達作者對愛情的期盼。這首詞分為上下兩部分,詞句通暢易理解,讓人讀後回味不盡。

  而秦少游在看見春初的一片景象時,便又創作出了《望海潮》一詞,這首詞的頭三句以對梅花、水流和東風的描寫,告訴人們春天的腳步近了,又暗自訴說著時局的變化,接著秦少游又以昔日的回憶為線索,以此來表達自己的無奈,無能為力的情感。因而,少遊的這首詞實際上是表達了少遊對於自己當時所處的境況的一種無奈之情。

  與秦少游的文章和詩相比,秦觀的詞雖然留存至今並不多,然而他的詞明顯具有婉約派的特點,更加以自己的特點,簡單來說,就是具有格律輕快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