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真實感人愛情文章

  古代歷史上,真實的發生了很多感人至深的愛情,就算在我們今天看來也是一種涕淚皆下的故事,他們讓我們看到了愛情真正的意義和學會了真正的珍惜。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相關資料,供您參考!

  篇【1】:張學良和墨索里尼千金的一段情

  1931年,時任國民政府陸海空軍副總司令的張學良在一次例行的外交會議上認識了20歲的艾達·墨索里尼。艾達是義大利獨裁者墨索里尼的長女,丈夫則是當時的義大利駐華大使齊亞諾。沉浸在新婚燕爾的艾達為了能守護在丈夫身邊來到中國,可讓她絕望的是,剛到不久,丈夫就有了新歡。發現已有身孕的艾達鬱鬱寡歡。可即便如此,她還要強顏歡笑去參加各種外交宴會。也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她遇到了風度翩翩的張學良。

  在艾達看來,張學良具備東方男子的氣質和西方紳士的幽默,而張學良也被艾達的熱情親切所感染,兩人相談甚歡。當張學良發現艾達灰暗的情緒後,就承諾她常來玩。孰料,一句客套話讓艾達認了真,她率真地以為這是一種示好的訊號,於是就騰出大把的時間來邀約張學良。因為艾達的特殊身份,張學良只能按照外交禮節一次次赴約。

  一天,艾達聽說張學良不僅車技驚人還會開飛機時,於是突發奇想,說:“張將軍,您能駕飛機帶我到北平上空看看風景嗎?”這瘋狂浪漫的想法讓張學良以軍中紀律為由拒絕了。可艾達一再懇求,並保證僅此一次,最終張學良妥協了。

  那天,日暖風恬,當張學良小心低調地帶著5個月身孕的艾達開著飛機遨遊在天空時,壯觀的北平城讓艾達大開眼界,久違的笑容又一次出現在她的臉龐。看著艾達心結紓解,張學良也把這次飛行當成一種特殊的外交活動,只是沒想到,隔天,北平的大街小巷開始瘋傳他“擅調飛機攜墨索里尼小姐空中暢遊北平城”的訊息,隨即,各大報紙也開始極力渲染他們的這段“跨國戀情”。新聞傳到南京,蔣介石大發雷霆。面對鋪天蓋地的指責,張學良開始迴避艾達。艾達充分理解張學良當時的處境,便也不再打擾。只是,雖不能見面,但艾達還是每天關注著有關張學良的資訊。

  幾個月後,“九·一八”事變爆發,張學良迫於蔣介石的軍令,不戰而退的他再一次被拋上輿論的風口浪尖,一時間,他被戲稱為“不抵抗將軍”。剛剛生下兒子的艾達很為張學良擔心,她想見見他,哪怕只看上一眼,問問他是否安好?

  1932年春,就在艾達為張學良牽腸掛肚時,“九·一八”國聯調查團來華,而各國使節也在受邀之列。又一次,在張學良招待的宴會上,兩人見面了。巧合的是,他們被安排在同一桌的正對面。彼此沒有言語,但看著張學良消瘦的模樣,艾達憂心不已。期間,艾達的目光一直追隨著張學良不斷應酬的身影,有思念,也有哀怨。偶爾,張學良眼神掃過來,看到艾達一臉的擔憂,心裡不免有些內疚。宴會接近尾聲,張學良悄悄遞給艾達一個字條,表明之前拒絕她的歉意,並邀請她次日同遊頤和園。看到字條,艾達的眼睛溼潤了。

  第二天,張學良帶著夫人于鳳至一起迎接艾達。簡單的對話後,隔膜一掃而空。肩並肩走在一起,艾達有一種無法言表的幸福感。兩人說起中日之間的戰爭,艾達問:“我能幫你什麼?”張學良說出缺少先進的飛機。數日後,牢記心頭的艾達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真的幫他在義大利訂購了三架飛機。可就在兩人關係回溫之際,艾達卻要離開了。

  1932年末,齊亞諾接到調令前往上海,艾達不得不同行。她向張學良辭別,張學良親自開車送行。車上,兩人默默無語,千言萬語都哽在喉間。要走了,艾達說:“這次分別,不知何時再見?如果你心裡有我,就請記住我兩句話:一戒掉嗜好*********,二積極抗日。”張學良點頭走後,艾達放聲大哭。

  “九·一八”事變後,“不抵抗”的罵名讓張學良意志消沉,******。艾達去上海不久,被迫下野的張學良也來到上海戒除毒癮,並準備出國。戒毒的過程痛苦不堪,但張學良始終沒看到艾達的身影。殊不知,就在聽說張學良來上海戒毒後,艾達就輾轉聯絡到給他戒毒的醫生米勒。怕登門打擾他安心戒毒,她每天打電話問米勒張學良的戒毒情況,從未間斷。張學良戒毒成功後,艾達推薦他把義大利作為出訪的第一站,因為不日也將和丈夫回國,可一起同行。

  1933年4月11日,他們啟程。此後十幾天的海上航行,雖然雙方都有配偶在側,但對於艾達來說,那是她最幸福的回憶。同年底,張學良結束歐洲之行返回國內。此後,兩人雖然分割在地球的兩端,但依舊保持著書信往來,艾達不時鼓勵張學良保家衛國,這給身處國內緊張氣氛下的張學良極大的心理安慰。

  1936年,張學良發動“西安事變”後,便被蔣介石囚禁了起來。次年,全面抗戰開始時,張學良得知升任義大利外交部長的齊亞諾宣佈承認日本軍國主義陰謀策立的偽滿洲國。他大為惱火,當即給艾達寫了一封義正言辭的絕交信,並把她之前的所有信件統統寄回。從此,這份曾經患難與共的友情隨著戰火灰飛煙滅。

  1945年,隨著二戰局勢變化,齊亞諾由於不滿墨索里尼的瘋狂統治,被逮捕後處死。義大利戰敗後,墨索里尼也曝屍街頭。接連失去丈夫和父親,艾達幾近崩潰,最終完全消失。

  在戰火紛飛的年代,張學良和艾達的這份情誼,糾結來去,讓人欷歔。無疑,艾達是愛張學良的,可對於自詡好色的張學良來說,在與艾達的交往中,他從未跨越雷池。也許,這也正是艾達一直深愛他的原因之一,風流並不下流,好色但有分寸。

  篇【2】:陸游與唐婉

  《釵頭鳳》:

  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邑鮫綃透;桃花落,閒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託,莫、莫、莫。

  南宋著名愛國詩人陸游的一生波折重重,他不但仕途坎坷,而且愛情也很不幸。

  宋高宗紹興十四年,二十歲的陸游和表妹唐婉結為伴侶。兩人青梅竹馬,婚後情投意合、相敬如賓、伉儷情深。但卻引起了陸母的不滿,她認為陸游沉溺於溫柔鄉中,不思進取,誤了前程,而且兩人婚後三年始終未能生養。於是陸母以“陸游婚後情深倦學,誤了仕途功名;唐琬婚後不能生育,誤了宗祀香火”為由逼迫孝順的兒子休妻。雖然兩個感情很深,不忍分離,但在封建禮教的壓制下,雖種種哀告,終走到了“執手相看淚眼”的地步。

  雖然萬般無奈,但最終陸游還是遂了母親的心意另娶王氏為妻,而唐婉也被迫嫁給越中名士趙士程,縱然百般恩愛,終落得勞燕分飛的地步。

  轉眼十年,公元1151年***南宋紹興二十一年***春日,沈氏園對外開放,陸游滿懷憂鬱的心情獨自前往,卻意外地遇見唐婉及其改嫁後的丈夫趙士程。儘管兩人中間隔著十年的光陰悠悠,但那份刻骨銘心的情緣始終留在他們情感世界的最深處,正當陸游打算黯然離去的時候,唐婉徵得趙士程的同意,差人給他送去了酒菜。陸游觸景傷情,悵然在牆上奮筆題下《釵頭鳳》這首千古絕唱:

  紅酥手,黃籘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閒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託。莫,莫,莫!

  唐婉見之,感慨萬千,一病不起,終因愁怨難解,鬱鬱而終!病中,唐婉提筆和《釵頭鳳·世情薄》詞一厥: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欄。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鞦韆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唐婉是個重情誼的女子,與陸游的愛情本是十分完美的結合,卻毀於世俗的風雨。趙士程雖然重新給了她感情的撫慰,但畢竟曾經滄海難為水。在女人的感情世界裡,往往比男人來得執著。唐琬被家婆逐出家門後,嫁給趙士程。此時的唐琬是萬般無奈的,她或許在試圖接納另一個人,但並不是因為她愛他,而是因為她需要愛他,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排擠心中那個人***陸游***。然而唐琬終是一個放不下的女人,她的內心始終裝著一塊大石頭,也許改嫁後曾有過一段相對平靜的日子,然而後來在沈園偶遇陸游之後,她心裡那塊大石頭又浮出水面,最終因承受不了沉甸的生命而離開人世。追憶似水的往昔、嘆惜無奈的世事,感情的烈火煎熬著她,使她日臻憔悴,悒鬱成疾,在秋意蕭瑟的時節化作一片落葉悄悄隨風逝去,只留下一闕多情的《釵頭鳳》,令後人為之唏噓……

  此時的陸游,仕途正春風得意。他的文才頗受新登基的宋孝宗的稱賞,被賜進士出身。以後仕途通暢,一直做到寶華閣侍制。這期間,他除了盡心為政外,也寫下了大量反映憂國憂民思想的詩詞。晚年,他上書告老,蒙賜金紫綬還鄉了。陸游浪跡天涯數十年,企圖藉此忘卻他與唐婉的悽婉往事,然而離家越遠,唐婉的影子就越縈繞在他的心頭。此番倦遊歸來,唐婉早已香消玉殞,自己也已至垂暮之年,然而對舊事、對沈園依然懷著深切的眷戀。孤獨的老人常常在沈園幽徑上踽踽獨行,追憶著深印在腦海中那驚鴻一瞥的一幕,這時他寫下了“沈園懷舊”。泉路將近,陸游仍是念念難忘當初的那份深情,但燈暗無人說斷腸,這懺悔之心,恨意切切,即使到了今天,做為看客的我們讀著那些詩句,仍能體會得到那份淒涼與悵惘~~。

  半個世紀的光陰流逝可以讓世間萬事消磨殆盡,但那份思念卻歷久彌新,只可惜有些人、有些事錯過了就是一生!當你不能夠再擁有,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記。

  篇【3】:趙明誠與李清照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女詞人李清照與丈夫趙明誠恩愛纏綿、至死不渝的的愛情故事一直被後人傳為佳話,雖然他們的愛情總是遊走在聚散離合之間。

  李清照18歲便與太學生丞相趙挺之子趙明誠結為連理。婚後,兩人感情融洽,志趣相投,互相切磋詩詞文章,共同研砥鐘鼎碑石。經常會有新奇感悟和發現。雖然當時夫妻兩人家境都較寬裕,但是為了蒐集名人書畫和古董漆器,他們居然“食去重肉,衣去重彩,首無明珠翡翠之飾,室無塗金刺繡之具。”每逢初一和十五,夫妻兩人總要到都城開封的相國寺一帶的市場上去尋訪金石書畫,然後傾囊買回家裡。如此幾年,積少成多,他們的書齋“歸來堂”,單是鐘鼎碑碣之文書就有兩千卷之多。

  在趙明誠編纂《金石錄》的時候,李清照給予丈夫全力支援,憑藉廣博的見識,出眾的記憶力,每當丈夫對材料出處有所遺忘疑惑時,李清照總能很快說出出處。長此以往,夫妻之間就以誰說得準、說得快決勝負,確定飲茶先後,勝者往往舉杯大笑,致使茶傾覆在衣衫上,反而喝不上。在那段日子裡,他們相互鼓勵,樂在其中。

  相傳有這樣一個故事:中秋佳節,趙明誠的好友陸德夫等人來訪。陸德夫向李清照施過禮後,轉身笑問趙明誠:“趙兄,近日又有幾首佳作,能否拿出與大家共享?”趙明誠將夾有李清照填好詞的十幾篇近作遞給好友們,大家傳換閱讀,吟詠品味。忽然,只聽陸德夫拍案叫道:“好一首《醉花陰》,真可謂千古絕唱。”眾人也都齊聲叫好,紛紛評論說:“《醉花陰》果然是上乘之作,特別是‘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三句更是絕妙之極。”趙明誠又是高興,又是慚愧,只好承認這一闕實為夫人所作,並當著眾人的面拜夫人為師。

  在愛情的感召下,李清照文思泉湧,一首首佳作紛至沓來,她的詩詞創作進入成熟期,並形成了情景相生,形神俱似,體物超妙,絕塵去俗的獨特風格。就這樣,他們在互相激勵與學習的日子裡,共同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

  然而,在那個動盪的年代,美好的時光總是不能長久,長期的離別之苦使得李清照的後半生一直生活在對丈夫的思念之中。

  隨著趙明誠離家日子的無限延伸,李清照相思之情日甚一日,由於情緒不好,睡眠不足,她的身體漸漸消瘦下來,任何花開花落,秋風春雨,四季更迭的情境都會激發多愁善感的她的創作靈感,用詞來寄託和表達自己對愛人的綿綿相思之情成了李清照唯一排解苦悶的方式。

  李清照在得到趙明誠臥病不起的訊息時,當天就乘船東下,日夜兼程,與相濡以沫的丈夫見了最後一面。他們夫婦訣別的情景,在李清照所做的《金石錄後序》中有十分感人的描述:“八月十八日,遂不起。取筆作詩,絕筆而終……”此後,直至客死他鄉,李清照對愛人的追憶始終沒有消褪。

  常聽到這樣一種說法:以悲劇結尾的愛情故事往往更有攝人心魄的力量。可是,肯定沒有人願意這樣的愛情悲劇在自己身上上演,所以,在我們感懷古人的愛情故事的同時,千萬別忘記疼惜我們身邊的親密愛人,畢竟,做到“我愛你”並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