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諸侯國許國

  許國,中國歷史上西周及春秋時代的一個諸侯國,男爵爵位,國君為姜姓,建國君主是許文叔,許男結亡國。 史許氏與齊氏是同一個祖先四嶽伯夷之後。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

  許國,姜姓許氏 諸侯國。爵位是 男爵,它是至今唯一可確定為男爵的周代諸侯國。管轄範圍,從都城向四周輻射,方圓30公里左右,包括今河南 許昌縣及 臨潁縣北、 鄢陵縣西南這一廣大地域,作為“中原之中”,在地理位置上有著無與倫比的優勢。

  西周時期

  許國在 周武王初年,都城在今 許昌城東20公里的張潘古城四周,依《括地誌》載,周代關於城郭建築的禮制,“王城方九里,諸侯城按七、五、三遞減”,許國作為一個五等諸侯國,城池方圓3裡至7裡。

  東周時期

  公元前770年,以 周平王東遷洛陽為標誌,中國進入 東周時期。此時王權衰落,盛世不再,天子已無力控制各個諸侯,一些逐漸強大的諸侯紛紛稱王稱霸, 齊桓公、 宋襄公、 晉文公、 秦穆公、 楚莊王等 春秋五霸相繼崛起,許國如同一葉扁舟,在 諸侯爭霸中風雨飄搖。春秋時期, 鄭國、 楚國等非常強大, 許國經常遭到強國侵略。因力量弱小,無法抵抗,只好委曲求全。公元前654年, 楚國攻打許,許君大敗,於是“肉袒謝罪”, 楚國才心滿意足,退兵而去。楚成王時,再次進攻 許國,許君沒辦法,第二次“肉袒謝罪”,請求和解。在這種情況下, 許國只能遷徙,以躲避 楚國和 鄭國的鋒芒。

  公元前576年,許靈公被迫遷到了“葉”***今 河南 葉縣西南***。公元前533年,又遷其國 城父***今 安徽 亳州東南***。公元前529年,遷回葉。公元前524年,遷至容城***今 河南 魯山東南***,成為楚國的附庸。在這之後, 許國差不多每三至五年就遷徙一次,可以想到 許國面臨的險惡局勢。 許國遷“容”後,雖暫時有了一個長期的休整時間,但是,當時諸侯紛爭, 許國這樣的小國仍是不能躲過被吞併的厄運。許國之所以弱小,與其爵位過低有直接關係。因為爵位低,所以城建得小,封地也不多。這樣,資源有限,實力也就弱。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在諸侯國相爭戰的時候必然處於下風而無法振興。惡性迴圈之下,永無興盛壯大的機會。

  鄰國窺視

  由於許國地處中原要衝,四周豪強林立,虎視眈眈。許國只好小心周旋於強國之間, 齊強時附齊,楚盛時附楚,晉來時歸晉。即使這樣,北方的鄭國卻始終懷有吞併許國的野心。鄭國國君 鄭莊公是一個老謀深算的野心家,他借周平王東遷之機,相繼滅掉對他有恩的 虢國和檜國後,就把許國當成了下一塊肥肉。想攻佔許國,首先得建立一個“橋頭堡”,鄭莊公把目標定在了毗鄰許國都城的 許田。公元前722年,鄭莊公向 魯國國君魯隱公說:“天子東遷之後,我們前去朝覲,路途遙遠,多有不便;而你們去泰山祭祀的時候,沐浴歇息也缺少落腳的地方。不如用我們的‘湯沐之邑’***今山東 費城東南***和你們的‘朝宿之邑’許田交換,這樣大家都方便一些。”

  魯隱公當然洞曉鄭莊公的覬覦之心,婉言拒絕了鄭莊公的提議。公元前712年7月,鄭莊公還是以許國不聽 周天子號令為由,約齊國、魯國聯合攻打許國,相約誰先攻陷許國都城,誰就有權分割許國土地。一心想得到許國土地的鄭莊公親率雄兵伐許,直抵許國都城。當時的許國十一世國君許莊公率領將士、百姓死守城池,怎奈鄭、齊、魯三國兵將三面夾擊,破城只是遲早之事。

  到城被圍的第三日午後,在鄭國兵將的猛攻之下,鄭大夫 潁考叔手執鄭莊公大旗,不避刀矢,奮力登上許國城牆,然而未等站穩,突然一支箭從背後飛來,潁考叔中箭後大叫一聲,從城頭跌下。原來,平素與之不和的鄭大夫子都忌妒他奪了頭功,就在城下暗施冷箭,中國成語中的“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就是從這件事而來。潁考叔剛跌下城頭,鄭將瑕叔盈立即衝上去,接過鄭莊公的大旗重又躍上城頭大呼:“鄭國國君登城了!”鄭國將士見城頭旌旗招展,更加奮勇當先。許莊公見大勢已去,便開啟城門率軍民突圍,殺出一條血路奔向衛國。兩年後許莊公客死他鄉。

  可鄭莊公還不滿足,公元前712年,魯隱公去世後, 魯桓公繼位,便又與魯桓公會見於垂亭***今 山東菏澤境內***,再次提出交換之事,並將一塊晶瑩無瑕的 玉璧送給魯桓公,從而達成了以許國為犧牲品的這宗交易,史稱“鄭伯以璧假許田”。從此鄭國有了向外擴張的理由和軍事基地,又將矛頭指向許國。

  都城被攻

  許國都城被攻破後,鄭莊公雖然想霸佔許國,但又怕各諸侯干涉,就假惺惺地讓 齊魯兩國國君看怎樣處置,齊魯二君認為許國沒有犯滅國之罪,應酌情發落。鄭莊公只好命許國大夫百里“奉許叔***許莊公弟***居許東偏”,並讓鄭國大夫公孫獲率兵居 許西偏,把許國君臣完全置於監視之下。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到了公元前697年,鄭國發生內亂,許叔乘機奪回都城,趕走鄭國軍隊,復建許國,史稱許穆公。從此鄭國視許國為仇敵,屢屢興兵犯許。據史書記載,在春秋五霸爭戰的120多年間,許國先後遭受侵伐11次,其中被鄭國侵犯就有9次。

  遷都至葉

  公元前576年,飽受 晉國、鄭國侵伐的許國已經痛失大片土地,無奈之下,十五世國君許靈公***字寧***,把許國都城從許遷至葉***今河南葉縣***,成了楚國的國中之國,完全成為楚國附庸。***2002年4月,考古工作人員在葉縣澧河南岸的懸崖邊搶救性發掘了一座古墓,出土了大量編鐘、跽坐銅俑、青銅鼎、青銅戈等青銅器。銅戈銘文:“許公寧之車戈”、“許公寧之用戈”。著名考古專家、 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 李學勤教授認定:此即許國十五世國君許公寧之墓。***

  即使這樣,許國仍未得到楚國的照顧,楚國不時令其遷徙,許國都城先後遷到安徽亳州、湖北隨州、河南 西峽、河南魯山等地。經過這三番五次的折騰,許國已是國窮財盡,徒有虛名。而鄭國卻仍怕許國東山再起,公元前504年,鄭國大將遊速率軍伐許,許國已經無力抵抗,十七世國君 許斯被俘,許國遂遭滅國之禍。此後,在楚國的幫助下,許國後裔重新立國又持續了100餘年,直至公元前375年,史料記載“許二十四世為楚所滅”。綿延700餘年的許國徹底退出了歷史舞臺。

  最終亡國

  《左傳》記載, 許男斯在位時,在楚國郢都被 吳國攻克期間, 許國為 鄭國所滅。後來,又有幾位在史書中記載的許國君主。很有可能是在楚國扶植下, 許元公被當地百姓或許國遺民擁立的,他們在嚴格意義上,算不上許國君主 前481年, 楚惠王封 公子結為許國君主,後傳五世到 戰國初期,許君被 楚國廢黜, 許國徹底滅亡。許國滅亡於戰國初期, 許元公在位時。被楚國攻滅,一說為魏國所滅。後來,又有幾位在史書中記載的許國君主,很有可能是被當地百姓或許國遺民擁立的,他們在嚴格意義上,算不上許國君主。前481年, 楚惠王封姜結為許國君主,幾年後又被楚國滅亡。亡國後,許國人遂遷移至中原以及江南,以國為氏,故為許氏,即 許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