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都城資料
大禹受禪後,在安邑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夏朝,開啟了華夏民族的新紀元。都城是一個國家的經濟,文化政治中心,那麼夏朝的都城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夏朝都城簡介,希望對你有用!
夏朝版圖圖片
夏朝都城安邑
大禹受禪後,在安邑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夏朝,開啟了華夏民族的新紀元。大禹開國造城分州劃區,為夏朝施政創造了條件,為中華民族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它的歷史古老而悠久,它的文化燦爛又文明。它孕育了華夏民族五千年的歷史文化。
五千年來,大禹治水的功績,夏朝的突出貢獻,受到各族人民的尊崇和讚揚,大禹治水的精神已滲透到華夏民族的血液之中,受到歷朝歷代的充分肯定。堯都平陽***今臨汾市***,舜都蒲阪***今永濟市***,禹都安邑***今夏縣禹王城***,這是人所共知的歷史事實。但近年來,有些人想篡改禹都歷史,說大禹的都城在河南陽城,否定禹都安邑。一些教科書上,新版的歷史讀物上,宣傳河南陽城是大禹都城、宣傳河南禹州是大禹都城。針對這些問題,一些網民在電腦上,各抒己見,爭論不休。我做為禹王鄉的文化站長,禹王城遺址的文化保護員,從事夏禹文化三十餘年。
我認為:夏代的歷史在中國歷史佔有重要的地位,不要說我們今天重視它,而且歷朝歷代的文學家都很重視它,並且作了全面、準確、公正的記載。我們沒有理由也沒有資格去篡改它,去否定它。歷史記載是件嚴肅的事情,每個朝代都有寫史的班子,專門負責收集整理歷史資料,黃帝時代的史官倉頡,就是我國最早的史官,夏代在其後肯定也有寫史的官員。
首先,從歷史文獻看禹都安邑的真實性。戰國時期的 《尚書·禹貢篇》。就細統地、全面地對夏代的歷史作了記載。《尚書·禹貢篇》載:堯號禹曰,伯禹。官曰,司空。統領州伯以巡十二部。堯崩,禹服三年喪,晝夜悲泣。舜受堯禪,薦大禹改官為司徒內輔。癸酉五十載,舜崩。禪位於禹,禹服喪三年,形體枯槁而目黎黑,讓位商均,退處陽山之南,陰阿之北,萬民不附,商均追究禹之所,禹不得已踐天子位,建都安邑。戰國的《尚書》距夏朝一個多朝代,是我國早期的歷史文獻。我們應該相信它的準確性,公正性和真實性。東周時五霸之首的齊桓公在封泰山時和宰孔的對話中講:“禹都安邑,商都於詫,周都豐稿。泰山樑父去都城甚遠,猶且封之禪之。宰孔曰,君以為可,誰敢曰不可。”齊桓公說禹都安邑不能說沒有根據。春秋同時期的晉國將安邑城分封給諸侯魏斯。魏斯在夏墟之上又建起了魏國,擴充了夏朝城池的範圍,使魏國成為戰國時期的七雄之一。
漢代史學家司馬遷《史記·夏本紀》載:“禹為華夏族首領,建都安邑,以居天下之中,故稱中國。”又載:“禹行從冀州開始”“禹鑿龍門”等。安邑古屬冀州,龍門在禹都附近的黃河狹窄處,大禹就是從這裡開始治水的。他記載的禹都安邑我們相信是真實的,可靠的。北宋名相司馬光在《通鑑》魏文候與吳起一文中載:“夏桀之居,左河濟,右泰華,伊闕在其南,羊腸在其北,修德不仁,湯放之。”司馬光所記的夏桀之居就是禹都安邑,它的左邊是河南的濟源縣,右邊是陝西的華山,南邊是河南的洛陽,北邊是山西的壺關縣。這樣的方位,在河南什麼地方能找的到?我們相信司馬光的記載是準確無誤的。
《辭源》是我國現代一部有權威的辭典,它從清代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開始編著,到一九七九年第六次出版經過了多少學者、專家修訂彙編,內容重在追根溯源,它在第一冊0645頁記:禹都安邑,為禹所建,在今夏縣北。又記,楚國大夫屈原在哀郢九章中寫,“曾不知夏為丘兮,孰兩東門之可蕪。”這和禹王城遺址地貌完全一致。又記,自關向西,秦晉之間,凡物之壯大者,而愛偉之,謂之夏。秦晉之間就是咸陽***秦都***和侯馬***晉都***之間,也正好就是禹王城遺址,這和司馬光記載夏桀之居方位完全一致。決不是巧合,而是歷史事實。我們從春秋時期的齊桓公、戰國時期的禹貢篇,漢代司馬遷的《史記》,宋代司馬光的《資治通鑑》和現代的《辭源》不同時代的記載來看,都說明禹都就是古安邑城,今天的禹王城。
其次,從碑刻記載來看:碑刻是我國記載歷史的一種方式,一些重大事情都用這種形式來記載,大禹的功績和夏朝的歷史就是碑刻記載較多的。《明·重修大禹廟碑》載:三代聖帝明王,率居河東,是故堯都平陽,舜都蒲阪,禹都安邑。《後漢·乾祐元年,重建禹廟碑》載:“昔乃廟立故都紹隆本址,歷代綿邈,殿宇凋踈。”是說大禹廟一直建在夏故都原址上,歷代更替,為時久遠。《元·至正十四年夏縣重修大禹廟碑》載:蓋盛德必百世祀,有廟則人心萃,所由來尚矣。在昔唐虞之世,洚水橫流,民無底居,而天下幾不國矣。大禹出而治之,然後九州以平,五行以順,而民生衣食於棼倫修敘之中,迨於今幾四千年,所謂盛德之當祀,宜與天地相為無窮也。安邑夏后氏故都,邑之人尤重事禹。後魏分其東為夏縣,邑之墟故存焉。《明·平陽府志,藝文》夏縣禹廟記:夏臺於其中,為都會故地,實所撬攆所先及也,居夏之故墟,為夏之遺民。是說夏臺就是青臺,禹廟建在其上,也是都城的集會之地,大禹治水在這以前,邑民居住在夏禹廢墟之上。
《清·道光十二年永濟縣重修禹王廟碑》載:古帝王之有廟祀也,崇德報功於禮隆矣,建於京師者,惟禹巍巍平成,至德無量,廟於安邑,祀會稽禮也。《清·夏縣重修大禹廟碑》載:青臺是禹治水時塗山氏望夫處,在禹舊都皇城內,以上碑刻是記載大禹的碑記,有漢代的、元代的、明代的、清代的一致證明安邑***禹王城***就是大禹的都城。你想改變禹都歷史,千年石碑也不會答應。
再次,我們從禹都周邊地理名稱來看,每個朝代的興亡,都會給當地留下許多演義和傳說,也會給當地留下磨滅不掉的歷史地名,禹王城遺址就是當年的夏朝都城,雖然被魏國、河東郡的建築所掩埋,但地下文化層次面達2——4米,是研究考證禹都歷史的文物寶庫。禹妃塗山氏望夫臺在皇城的東南角。天文學家陳遵媯認為:青臺就是夏朝專門觀測天象的場所。塗山氏經常站在青臺上面望思丈夫迴歸,所以後人把青臺也叫塗山氏望夫臺。遺址以西十五里有“放桀臺”,在張莊村的鳴條崗上,當地人叫桀王臺。這裡是夏朝的古道要塞之處,是禹都的門戶,是鳴條崗的制高點,也是夏桀指揮打仗的地方。相傳商湯就在這裡打敗了夏桀並放逐夏桀的。《清·康熙四十六年夏縣誌》載:放桀臺是商湯敗桀處,邑人為祭祀湯,並蓋有堯、舜、禹四聖廟。這和司馬遷《史記》“桀敗鳴條、遂放而死”的記載完全吻合。遺址北有夏后氏的王陵,墓冢有八十多個,現存三十二個。
《夏縣誌》載:夏后氏陵寢在池下王村,禹陵在浙江紹興府會稽山,禹巡狩崩而葬,少康陵在河南開封府太康縣,除二帝外,自啟而下王陵都葬於高丘之上。每一個王朝的存在都是有陵寢之地,池下王村就是夏朝王陵之地。禹王城遺址內和夏朝有關的地方還有鑄鼎之地、酒池之地、比武校場、大小官道、京城隍廟、金殿之地、瑤臺、運糧河、雞鳴關、險要門、點將臺、金水橋、聖蹟門等都可以證明安邑***禹王城***就是大禹的都城。
從以上史學雙璧兩司馬的歷史文獻記載、建廟的時刻碑文、以及遺址周邊的地理名稱的記載多方證明,大禹的都城就是古代的安邑城***禹王城***,這是千真萬確的,毋庸置疑的,可以說禹都安邑的歷史鐵證如山,是任何人改變不了的。至於說河南的陽城、禹州都只是大禹治水、征服三苗活動過的地方,屬夏禹文化範疇,但它決不是大禹建都的地方。夏代的歷史久遠而厚重、博大而精深,不是哪個人想纂改就能纂改的,即使你當時有權纂改,但也是不能長遠的,是經不起歷史考驗的,因為它不是真實的,每個朝代的歷史都有人專門編著,都有定論。如果我們都去隨便去纂改它,中國的歷史不就亂套了嗎?學習歷史還有什麼作用,自己想怎麼編就怎麼編不就行了嗎?瞭解禹都文化歷史,學習禹都文化,有益於我們的民族,有益於每個華夏兒女,不允許任何人隨便纂改,誤導青少年一代。
夏商王朝的都城制度
在卷帙浩繁的中國古典文獻中,關於城與築城的記載不絕於書,
至今仍聳立於地面之上的古城牆也不鮮見,
至於湮沒於地下、經發掘出土者,更是比比皆是……
鱗次櫛比的裡坊或衚衕,以及將它們圈圍起來的高大城郭,
就構成了一個王朝進行政治統治、經濟管理、軍事指揮和文化禮儀活動的中心聚集地——都城。
有都城自然就有都城制度。所謂的都城制度,就是有關設立和建造都城的一些原則、規定、習慣,主要包括設都制度***一都或多都***、選址制度***都城位置***、都城規劃佈局制度、軍事防禦制度、離宮別館等等,這些都是極其重要的。因為,自古以來,“定都”“建都”之事即為歷代王朝的國之大事,正所謂“卜都定鼎,計及萬世也”。
夏、商是中國最早的兩個奴隸制王朝。長期以來,史學界流行的關於夏商都城“屢遷說”,認為夏、商王朝實行一都制,每一夏王、商王之都城只有一處。隨著時間的推移,後來的夏王、商王曾多次遷都,而每一次遷都皆把舊都廢棄。夏王朝曾建都於陽城、陽翟、斟尋、商丘、斟灌、原、老丘、西河等8地。商王朝至少也經歷了5次遷都,即仲丁自亳遷隞、河亶甲遷相、祖乙遷邢、南庚遷奄、盤庚遷殷。
到底這一說法是否可信?夏商王朝“屢遷說”的依據是什麼?“屢遷”的背後有著怎樣的動因?中國古代都城的早期階段遵循著怎樣的都城制度?又有著怎樣特別的發展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