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師師的故事

  李師師無疑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位奇女子,下面是小編給大家講講,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

  李師師雖然身處青樓妓院,但是她的身影卻牽連著幾種不同的歷史文化領域。她不僅是宋徽宗趙佶這個北宋皇帝的包養“二奶”,而且也是北宋當朝官員、知名詞人周邦彥的紅顏知己,當然,她還是梁山泊的好漢浪子燕青的私密相好。正是這樣錯綜複雜的背景,便鑄成了李師師這位青樓名妓自身獨特的文化背景,也留下了其無人能及的四角戀的千古美談。

  那麼,李師師為什麼在做當朝皇帝包養二奶”的同時,依然不忘舊情,與知名詞人周邦彥卿卿我我,耳鬢廝磨,並且和梁山泊的好漢浪子燕青發展成為私密相好呢?說到底,這應該與她的坎坷的身世、善良的性格、生活的處境和獨特人生的機緣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

  李師師原本是汴京城內經營染房的王寅的女兒,4歲時母親去世,父親便把她寄養在寺廟。一年之後,父親王寅獲罪入獄,不久就死在獄中。李師師流露街頭,以經營妓院為業的李蘊見她是個美人坯子,於是將她收養在妓院,取名李師師,常年教她琴棋書畫、歌舞彈唱,以及接客之道。結果將她培養成為文人雅士、公子王孫競相爭奪的風情萬種的京城名妓,連當朝皇帝宋徽宗也久慕其名。

  當時,“蘇門四學士”之一的秦少游曾見過李師師一面,不覺心醉神迷,一時興起,為其留詩一首,以贊其美貌:“遠山眉黛長,細柳腰肢嫋。妝罷立春風,一笑千金少。歸去鳳城時,說與青樓道。遍看潁川花,不似師師好。”從秦學士的這首詩中,不難看出李師師是何等美貌!難怪宋徽宗竟不顧九五至尊的顏面,屈尊降貴,來到花街柳巷尋花問柳。

  在高俅、王黼等心腹官員的精心安排下,宋徽宗微服出宮來到了花街柳巷李蘊開辦的妓院,見到夢寐以求青樓美人李師師。宋徽宗一見鍾情。李師師與高俅早就相識,如今看到位高權重的高俅竟然對這位陌生的客人畢恭畢敬,不得不殷勤侍奉。從此以後,宋徽宗對後宮佳麗視若無睹,隔三差五微服出宮來到李師師所在的青樓尋歡作樂,不久,李師師也知道了這個客人的真實身份,更是百般奉承。此時的李師師,無論何人對她只能是望“師”興嘆。

  李師師並非是那種有了新歡便忘記舊情的女人,在過去的所有客人中,李師師對於周邦彥還是情有獨鍾的,周邦彥對於李師師也是大有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之感。有一天晚上,宋徽宗生病臥床,周邦彥趁這個機會前來看望李師師。二人正在傾訴舊情之際,忽然聽說宋徽宗來到妓院門前,周邦彥躲避不及,只得藏在床下。由於宋徽宗此時已經命人在皇宮與李師師的青樓之間挖通了地道,來去不僅十分隱祕,而且也非常便捷。這一次,宋徽宗與李師師聊了一會兒就因為身體不適急急回宮了,並沒有讓周邦彥在床下藏了很久。

  周邦彥生得風雅絕倫,博涉百家,且能按譜制曲,在宋神宗的時候就做了朝廷的太樂正。他和李師師時常往來,李師師以善歌聞名,為她作曲寫詞的就是周邦彥。此時的周邦彥雖已老邁年高,但他與李師師卻結成詞曲知己。他為李師師寫新詞,李師師替他唱新曲,兩人珠聯璧合,相得益彰。周邦彥當時雖是開封府的一個監稅官,可是他的詩詞名震京城,尤以《汴京賦》馳名文壇。他總是在青樓妓女身上獲得靈感,因而其詩詞十分香豔。

  看到宋徽宗離開了青樓,從床下爬出來的周邦彥不禁醋意大發,竟然揮筆填寫了一首《少年遊》:“並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手破新橙。錦幄初溫,獸香不斷,相對坐調笙。低聲問:向誰行宿?城上已三更,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誰知,宋徽宗病癒後就來到了李師師這裡,李師師一時忘情把這首詞唱了出來。宋徽宗問是誰做的,李師師隨口說出是周邦彥。然而,此話一出口,李師師就後悔莫及。由於這首詞中說的都是那天宋徽宗帶病前來看望李師師的情形,因此,他立刻明白了周邦彥當時也一定就在房內。此時,宋徽宗雖然臉色驟變,心中忿然,但並沒有責備李師師,但過了幾天便找藉口把周邦彥貶出汴京。

  李師師得知周邦彥被貶出京,心中十分不忍,便在宋徽宗前來青樓歡宴的時候,滿目垂淚地輕彈琵琶,唱了一首周邦彥填寫的新詞《蘭陵王》,李師師一邊彈唱一邊擦淚,幾乎泣不成聲。宋徽宗頓覺悽然,也覺得處理此事太過嚴厲,便又把周邦彥招了回來,封他為大晟樂正。於是,周邦彥就成為了管理皇宮御樂的官員。就這樣,歷史留下了一代詞人敢於和當朝皇帝爭風吃醋的風流佳話。

  在李師師被宋徽宗包養的日子裡,認識了梁山好漢浪子燕青。於是,她的身邊便增添了一種神祕的江湖文化的氛圍,從而也讓李師師不覺地墜入了四角戀的感情漩渦。

  燕青是因被官軍追捕誤入青樓而闖入李師師的生活的。李師師與燕青雖然是萍水相逢,不期而遇,然而,這位皇帝的“二奶”卻對燕青這位江湖好漢卻有一種自然而然的親近感。她知道,梁山泊聚集了一大批和當今官府作對的英雄好漢,而自己老實本分的父親不就是讓官府害死了嗎?因此,這種親近感是發自肺腑油然而生的感情。而燕青身上所表現出來清俊儒雅、義氣當先,不是那些好色官員、紈絝子弟所具有的。再說,後來燕青與李師師的交往,理由只是為了梁山招安。

  元宵的花燈,是北宋都城東京的一大奇觀。每年此時,家家掛燈,戶戶披紅。特別是官宦人家的府外、青樓妓院的門口,更是流光溢彩。唯有李師師的青樓門外。雖有花燈高掛,但卻大門緊閉,冷冷清清。可謂是門前冷落車馬稀。然而,就在此時,李師師卻接待了由燕青引薦的梁山泊的第一把手宋江。

  宋江雖貴為梁山伯第一把手,但他想走朝廷招安之路,讓梁山兵馬華麗轉身為朝廷的兵馬。他想盡了所有辦法無不是無功而返,於是,他想到了可以在皇帝身邊吹枕邊風的李師師。因為燕青與李師師相識,便由燕青帶路引薦。於是,宋江便成為了李師師青樓的不速之客。酒宴之間,宋江不僅委婉地表達了自己希望朝廷招安的意思,而且在酒過三巡之後,宋江豪情勃發,就在李師師的書案上,揮毫寫下了他表剖心跡的《念奴嬌》:天南地北,問乾坤何處,可容狂客?借得山東煙水寨,來買鳳城春色。翠袖圍香,鮫綃籠玉,一笑千金值。神仙體態,薄倖如何消得!回想蘆葉灘頭,蓼花汀畔,皓月空凝碧。六六雁行連八九。只待金雞訊息。義膽包天,忠肝蓋地,四海無人識。閒愁方種,醉鄉一夜頭白。

  對宋江表白心跡的陳述,李師師沒有用心去聽,她的心思都在燕青身上,在宋江揮毫題詩的時候,李師師那雙明如秋潭的眸子,始終不離燕青的身上。就是當宋江、燕青下樓出門時,李師師還無限幽怨地對燕青說:“兄弟,天涯浪跡,要多保重,姐身雖汙,素心尚在,相見有日,望……”說到此時,已經是淚溼粉頰了。由此可見,李師師對待燕青流露的無疑是由衷的感情。

  李師師的一生與北宋王朝一樣,是短暫而且華麗的。有人寫詩讚曰:“少年身價冠青樓,玉貌花顏世罕有。萬乘當時垂睿眷,何憂壯士不低頭!”可以說,李師師也是幸運的。因為,在從古至今的女子中,還沒有一個,能同時挽住皇帝、文人、以及江湖好漢的手臂。她給了宋徽宗是慾望的滿足,她給了周邦彥是一杯別離的苦酒,她給了燕青是一紙招安的赦書,同時,也給了自己一生留下四角戀的千古佳話。然而,李師師又是不幸的,在那個男權至上的時代,再美麗的女子只不過男人們隨心所欲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