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保衛的戰背景資料

  北京保衛戰中,于謙和主戰派官員領導和組織的京師保衛戰,取得了勝利,粉碎了瓦剌軍企圖奪取北京的野心,明王朝轉危為安。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歡迎大家閱讀。

  北京保衛戰的背景原因

  明成祖朱棣率軍在忽蘭忽失溫大敗瓦剌軍後,瓦剌開始接受明朝的稱號,與明朝保持著臣屬關係。但瓦剌軍仍然比蒙古族內諸部強大,他們經常發動戰爭,兼併弱小部落。到明正統年間,瓦剌的勢力空前強大,控制了西起中亞、東接朝鮮、北連西伯利亞、南抵長城以北的廣大地區,成為繼元而起的一個最大的蒙古政權,嚴重威脅著明朝的北部安全。

  瓦剌是當時蒙古三部之一,另外兩部是韃靼和兀良哈。明正統年間,瓦剌逐漸強盛,多次侵犯明朝北方邊塞;正統十四年***1449年***七月,瓦剌首領也先借口明廷侮辱貢使、削減馬價、拒絕聯姻,率四路大軍南下,統率所部大舉進犯明朝邊境,前鋒直指大同。太監王振慫恿明英宗朱祁鎮率二十萬大軍七月十六日冒險親征;明朝大軍剛到山西大同,前線即傳來各路明軍潰敗的訊息,王振不敢進軍,便令大軍撤退。退至土木堡時,瓦剌軍追來,明軍潰敗,王振及眾多將領死於亂軍之中,明英宗被俘,這就是土木堡之變。也先乘明軍主力潰散、京師空虛,率軍南進,企圖攻佔明朝都城北京。

  正統十四年***1449年***八月十六日,瓦剌首領也先挾持被俘的明朝英宗皇帝,由今河北的新保安、宣化和山西的大同出塞休整。九月在與英宗皇帝一起被俘的明太監喜寧的唆使下,欲以送還英宗為名,趁勢進取北京。

  北京保衛戰的影響

  北京保衛戰的勝利,不僅加強了京師部隊的戰鬥力,組成了一支戰鬥力較強的機動兵力,使瓦剌軍不敢窺視京師;而且還促進了邊防建設,收復了許多要塞和重鎮,使明王朝的統治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

  然而北京保衛戰也留下了後遺症。被瓦剌放回的英宗在宦官和佞臣的擁戴下發動奪門之變、於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重登帝位,廢景帝為成王。而當年擁立景帝併力主抗敵的于謙卻在石亨、徐有貞等卑劣政客的誣衊下被英宗殺害。

  于謙的被害令天下人扼腕嘆息。大敵當前,于謙不計個人得失,一心保家衛國。成為北京保衛戰的中流砥柱。他的節操和功績彪柄千古。于謙遇害後,有個叫陳逵的官員收殮了他的遺骸。後來,于謙的女婿又把靈柩運回故鄉杭州與南宋抗金名將岳飛的墓一樣葬在西子湖畔。後人用“賴有嶽於雙少保***二人均曾被加封為少保***,人間始覺重西湖”的詩句來緬懷兩位民族英雄的氣節和千秋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