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茼蒿的古代趣聞

  茼蒿在古代被稱為“皇帝菜”,曾受到帝王將相寵愛,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希望您能夠感興趣哦。

  :

  這種蔬菜在菜市場中很常見,但是很少人會天天去吃它。不過在古代,這種蔬菜算得上是宮廷佳餚,又被稱為“皇帝菜”。茼蒿在古代受到帝王將相的寵愛,因而“烹茼蒿羹”、“炙茼蒿魚”、“拌茼蒿菜”和“燒茼蒿元”都是當時流行的菜式。

  這種蔬菜在菜市場中很常見,但是很少人會天天去吃它。不過在古代,這種蔬菜算得上是宮廷佳餚,又被稱為“皇帝菜”。沒錯,它就是茼蒿。

  作為我國土生土長的一種蔬菜,茼蒿生於農曆九月秋風蕭瑟、萬物凋零之時,在風刀霜劍中努力成長。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說它“莖葉肥嫩,微有蒿氣,故名茼蒿,花深黃色,狀如小菊花”。不過其實茼蒿的得名以及最早記載更要追溯到唐代。藥王孫思邈在著作《千金方》茼蒿歸入蔬菜類,記述作:“味辛,性平,無毒。安心氣,養脾胃,消痰飲。”這說明古人已認識到茼蒿的食療作用。而現代科學研究則更加直截了當地告訴我們,茼蒿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胡蘿蔔素及多種氨基酸,可以養心安神、降壓補腦,清血化痰,潤肺補肝,穩定情緒,防止記憶力減退。

  茼蒿獨特的個性和品格,還有豐富的內涵,都為它贏得了歷代文人的喜愛。宋代陸游“小園五畝剪蓬蒿,便覺人間跡可逃”中的“蓬蒿”,以及大詩人蘇軾“漸覺東風料峭寒,青蒿黃韭試春盤”中的“青蒿”,指的都是茼蒿。前者用以寄託自己的滿腔憂憤所凝結的遁世思緒,後者則借物詠志,寄託思歸之情。與古人的幽思傷感不同,今天人們多把茼蒿視作愛情的象徵。這不僅因為茼蒿的發音與“同好”相近,更因其在烹調以及進食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女兒姿態,叫人浮想聯翩。

  茼蒿在古代受到帝王將相的寵愛,因而“烹茼蒿羹”、“炙茼蒿魚”、“拌茼蒿菜”和“燒茼蒿元”都是當時流行的菜式。但隨著時代的變遷,現今的菜譜中已難覓其跡,如今的茼蒿,多以簡單樸實的烹飪方法做客尋常百姓家的餐桌,主要的方式便是清炒或涼拌。而在寒冷冬天,茼蒿最好的吃法是用來涮火鍋——既暖胃,又可增加湯底的鮮美,別有一番風味。在潮汕人常喝的魚丸湯中,也包含些茼蒿,目的即是令湯味更香濃。在臺灣還流行一種湯圓吃法——在湯圓中加入茼蒿一起煮,一番水乳交融後,湯圓散發出茼蒿的異香,與甜膩的口感搭配,成為絕佳美食。

  茼蒿簡介:

  茼蒿***Chrysanthemum coronarium L.***又稱同蒿、蓬蒿、蒿菜、菊花菜、塘蒿、蒿子杆、蒿子、桐花菜***在福建等地也叫鵝菜、義菜***,為菊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葉互生,長形羽狀分裂,花黃色或白色,與野菊花很像。瘦果稜,高二三尺,莖葉嫩時可食,亦可入藥。

  在中國古代,茼蒿為宮廷佳餚,所以又叫皇帝菜。茼蒿有蒿之清氣、菊之甘香。據中國古藥書載:茼蒿性味甘、辛、平,無毒,有"安心氣,養脾胃,消痰飲,利腸胃"之功效。中國各地花園觀賞栽培。河北、山東、河北石家莊等地有野生。

  茼蒿為菊科植物茼蒿的莖葉。又名蓬蒿、菊花菜、蒿菜、同蒿菜、義菜***鵝菜***、艾菜,菊屬一、二年生草本植物。茼蒿的根、莖、葉、花都可作藥材使用,有清血、養心、降壓、潤肺、清痰的功效。茼蒿具特殊香味,幼苗或嫩莖葉供生炒、涼拌、做湯來食用。歐洲將茼蒿作花壇花卉。茼蒿屬淺根性蔬菜,根系分佈在土壤青層。莖圓形,綠色,有蒿味。葉長形,邊緣波狀或深裂,葉肉厚。頭狀花序,花黃色,瘦果,褐色。栽培上所用的種子,在植物學稱瘦果,有稜角,平均千粒重1.85g。茼蒿性喜冷涼,不耐高溫,生長適溫20℃左右,12℃以下生長緩慢,29℃以上生長不良。茼蒿對光照要求不嚴,一般以較弱光照為好。屬長日照蔬菜,在長日照條件下,營養生長不能充分發展,很快進入生殖生長而開花結籽。因此在栽培上宜安排在日照較短的春秋季節。肥水條件要求不嚴,但以不積水為佳。茼蒿的品種依葉片大小,分為葉茼蒿和小葉茼蒿兩類。

  茼蒿又叫蓬蒿、蒿子杆,由於它的花很像野菊,所以又名菊花菜。茼蒿的莖和葉可以同食,有蒿之清氣、菊之甘香,鮮香嫩脆的讚譽,一般營養成分無所不備,尤其胡蘿蔔素的含量超過一般蔬菜,為黃瓜、茄子含量的1.5~30倍。

  茼蒿的品種依葉片大小,分為大葉茼蒿和小葉茼蒿兩類:

  1、大葉茼蒿 又稱板葉茼蒿或圓葉茼蒿,葉寬大,缺刻少而淺,葉厚,嫩枝短而粗,纖維少,品質好,產量高,但生長慢,成熟略遲,栽培比較普遍。

  2、小葉茼蒿 又稱花葉茼蒿或細葉茼蒿,葉狹小,缺刻多而深,葉薄,但香味濃,嫩枝細,生長快。品質較差,產量低,較耐寒,成熟稍早,栽培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