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的脾氣如何

  歷史學者談古代女子:唐代女人潑辣,宋代婦女柔和,那麼古代女子的脾氣究竟如何?下面小編就告訴大家,希望能夠解答您的疑問。

  :

  如果直接從唐朝跳到宋朝,你會打一個冷戰:這兩個時代的氣質,是如此不同。從唐到宋,中國轉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彎。

  唐代女人外向潑辣,宋代婦女卻內斂柔和。唐代女人喜歡騎著高頭大馬招搖過市,宋代婦女卻只能站在重重幃簾之後,掀起一角向外悄悄張望一下。唐代婦女可以和男人一樣,大呼大叫地參加集體體育運動,宋代婦女卻裹起了三寸金蓮,講究起行不動裙,笑不露齒。唐代婦女以豐肥壯碩為美,而宋代追求瘦弱和病態,比如張子野的《菩薩蠻》:“輕怯瘦腰身,紗窗病起人。”

  唐人粗豪,宋人細膩。凡是唐代的事物,無一不博大恢巨集,健碩豐盛。唐代洛陽龍門石窟中的大盧舍那佛,氣勢不凡,雍容華貴。韋炯墓壁畫中那肥碩的女子和強悍的男人,李爽墓中那雙手握拳、瞪目怒吼的天王陶俑,昭陵石雕中那些神采飛揚的駿馬,無不體現出唐人強烈的自信和力量。而宋代文物的風格則細膩而文雅。最有名的宋代雕塑是晉祠的侍女像,藝術評論家說它的特點是“流暢、秀麗,特別是在刻畫性格、心理方面更有超越的成就”。和這尊侍女像一樣,宋代雕塑體形普遍變小,竹雕、木雕、象牙雕大行其道,它們均以小巧細緻、富有生活情趣而取勝。

  唐人熱烈,宋人內斂。唐人喜歡畫駿馬、蒼鷹和牡丹。因為這幾種熱烈、奔放、大氣的意向正抒發了唐人性格中的慷慨和雄健,特別是牡丹,因為其熱烈奔放,豔壓群芳的強勁感官衝擊力和至強至烈的色彩感染力而成為唐代的國花。而宋代的文人畫家卻偏愛畫梅蘭竹菊,它們獨處山中,低調含蓄,幽冷寂寞。

  唐瓷大氣,宋瓷精緻。唐瓷以雍容自然而取勝,宋瓷則精緻而謹慎。小山富士夫說:“唐瓷華貴,宋瓷純淨,明清瓷器精細俗豔。”宋瓷或為純白、漆黑,或為清澈無垢的青白,或為幽玄深邃的粉青。與大氣粗樸的唐瓷相比,它簡潔清秀,反映出宋人細膩內向的心理性格。

  唐詩熱烈,宋詩沉思。唐朝文人們“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李白“十五學劍術”、“一射兩虎穿”;岑參“近來學走馬,不弱幷州兒”。他們下馬能飲酒,上馬能殺人:“酒後競風采,三杯弄寶刀。殺人如剪草,劇孟同遨遊。”***李白《白馬篇》***宋代文人卻不再向往到邊塞去領略風沙,習武從軍在他們看來是卑賤的事業。宋詩中很少出現邊塞、駿馬和戰爭。唐人筆下的邊塞壯麗無比:“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對比之下,宋代為數不多的邊塞詩詞中最有名的那一句范仲淹的“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讀起來是那麼的淒涼。如果說唐詩體現的是少年精神,那麼宋詩則充滿了中年人的冷靜和沉思。

  唐朝文化:

  唐朝最令人矚目的文學成就可算唐詩。自陳子昂和“初唐四傑”起,唐朝著名詩人層出不窮,盛唐時期的李白、杜甫、岑參、王維,中唐時期的李賀、韓愈、白居易,晚唐時期的李商隱、杜牧是其中的幾個代表。他們的詩作風格各異,既有對神話世界的豐富想象,又有對現實生活的細緻描寫,既有激昂雄渾的邊塞詩,亦有沉鬱厚重的“詩史”,還有清新脫俗的田園詩。這些詩作共同構成了中國文學成就的傑出代表。後世宋、明、清雖仍有傑出詩人出現,但律詩和古詩的總體水平都不如唐朝詩人,使得唐詩成為了中國古詩不可逾越的巔峰。《全唐詩》收錄數量最多的大城市為長安、越州、洛陽。

  唐朝的文化、制度、社會特點幾乎全部承襲隋朝,唐朝的李家皇親和隋朝的楊家皇親更有親戚關係,唐朝在一定程度上是隋朝的伸展,故歷代史學家常把它和隋朝合併成“隋唐”。

  初唐的書法有“初唐四家”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 唐代書法藝術進入鼎盛時期的有,顏真卿和柳公權的楷書、張旭和懷素的狂草。

  張萱繪《虢國夫人遊春圖》由於吸收了西域特徵與宗教色彩,唐朝藝術與前後朝代都迥然不同。初唐的閻立本、閻立德兄弟擅畫人物。吳道子則有“畫聖”之稱呼,他兼擅人物、山水,並吸收了西域畫派的技法,畫面富於立體感,有“吳帶當風”之說。張萱和周昉以畫侍女圖為主,他們的著名作品有《搗練圖》、《虢國夫人遊春圖》和《簪花仕女圖》等。詩人王維擅長水墨山水畫,蘇軾稱他“畫中有詩”。

  唐朝的壁畫事業特別發達。莫高窟與墓室壁畫都是傳世精品。唐朝的雕刻藝術同樣出眾。敦煌、龍門、麥積山和炳靈寺石窟都是在唐朝時期步入全盛。龍門石窟的盧舍那大佛和四川樂山大佛都令人讚歎。昭陵六駿、墓葬三彩陶俑都非常精美。其中雕刻家楊惠之被稱為塑聖。

  唐朝時期,書法家輩出。歐陽詢、虞世南都是初唐著名書法家。歐陽詢的楷書筆力嚴整,其名作有《九成宮醴泉銘》。虞世南楷書字型柔圓。顏真卿和柳公權是唐朝中後期的著名書法家。顏真卿的楷書用筆肥厚,內含筋骨,勁健灑脫,其代表作有《多寶塔碑》《顏氏家廟碑》;柳公權的字型勁健,代表作有《玄祕塔碑》,世人稱顏柳二人書法為“顏筋柳骨”。張旭和懷素則是草書大家。

  唐朝前期的宗教政策比較寬容,中國傳統兩大宗教——道教和佛教都有較大發展。唐朝以道教為國教,王公貴族皆以道士為榮,並以《老子》《莊子》《文子》《列子》等道教經典開科取士。唐朝初年,高僧玄奘遠赴天竺***現在的印度***取經657部,唐朝因此興建了大雁塔來儲存這些佛經。

  玄奘在翻譯佛教經典時期為了符合當時唐朝國情,大量吸收道教術語,佛教經典的大量翻譯以及中國僧人自身思想體系的逐漸成熟使得中國佛教在此時期得到了穩固的發展,中國佛教的各主要宗派大多在此時期形成或成熟。其他宗教如伊斯蘭教,景教***基督教聶斯脫利派***和祆教也隨著國際交流傳入中國。唐武宗時對佛教採取高壓政策,史稱會昌滅佛,使得除禪宗等少數宗派外,其他佛教派別從此一蹶不振。

  宋朝文化:

  完成了儒學復興,傳統經學進入了“宋學”的新階段,產生了新儒學即理學。促進了儒、道、佛三家相互交匯的深入發展。完成了古文運動。在唐宋散文八大家中,宋人佔了六家。詞達到全盛。話本在中國文學史上開闢了新的紀元。史學體裁多樣,興起了方誌學、金石學;著作豐富,史家輩出,達到了中國古代史學發展的頂峰。書院制度的形成與發展。如書法、雕塑、石刻、繪畫等,都達到了新的水平。佛教、道教亦有了新的發展。

  道教

  中國的本土宗教.自戰國時期就有了,正式形成於公元1世紀***東漢中期***.老子是代表人物.

  佛教

  包括藏傳佛教

  漢朝由達摩於東漢年間傳入我國,之後不斷的與道教、儒家學說相結合,到唐初達到鼎盛時期.

  印度教

  傳入中國的時間更在佛教之前,為佛教的雛形.

  薩滿教

  我國宋代徐夢莘之三朝北盟會編中,最早出現‘珊彎’一詞,即一般所謂薩滿,係指巫***女巫***、覡***男巫***。即於驅除惡鬼、息災祈願、祈雨、招魂、占卜、治病、開運之時,既歌舞,且哭喊者。

  伊斯蘭教

  據中國史書記載,唐宋兩朝是伊斯蘭教傳入中國的初期

  基督教

  世界公認基督教傳入中國的歷史,是從唐太宗貞觀九年***公元635年***敘利亞傳教士阿羅本進入中國

  此外,摩尼教、婆羅門教、猶太教也都是在唐宋之際逐漸傳入,而在元代也有所傳播.摩尼教是波斯人摩尼在3世紀時創造的宗教,吸收祆教、基督教、佛教等思想資料而形成自己的教義,7世紀末傳入中國,也叫明教、末尼教、明尊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