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女神林徽因簡介
林徽因是中國著名的建築學家和作家,為中國第一位女性建築學家,同時也被胡適譽為中國一代才女,林徽因可以說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女神,一生中寫過很多小說,也得到過很多人的傾慕,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林徽因,原名林徽音,出自《詩·大雅·思齊》中的“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後來因為常被誤認為是林微音,所以才改成了林徽因。她是中國非常著名的建築師、詩人與作家,是樑思成的第一任妻子。
林徽因是福建閩縣人,1904年在浙江杭州出生,她的父親林長民曾到日本留學,是新派人物。林徽因幼時與祖父母生活在一起,五歲時由她的大姑母林***啟蒙授課,八歲時移居到上海,在虹口愛國小學上學。1916年,林長民到北洋政府任職,林徽因一家都遷到北京居住,在北京培華女中就讀,後隨父親到歐洲各地區遊歷,在倫敦受到了女房東建築師的影響,立志讀建築學,又結識了徐志摩,對新詩有了興趣。
1924年,林徽因與梁啟超的長子樑思成一起去美國攻讀建築學,1928年二人在加拿大渥太華舉辦婚禮。林徽因與梁啟超婚後一同考察歐洲建築,後又一起走了中國十五個省、一百九十多個縣,共考察測繪了2738處古建築物,為中國建築業與文物古蹟保護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而林徽因的著作也很多,包括散文、詩歌、小說、劇本等等,其中代表作有《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等。
民國女神林徽因生平
林徽因,福建閩縣***今福建福州***人,生於浙江杭州,出身於官宦世家。祖父林孝恂進士出身,歷官浙江金華、孝豐等地。父林長民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擅詩文,工書法,曾任北洋政府司法總長等職。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六月,徽因生於浙江杭州,隨祖父母居住。5歲,由大姑母林***授課發矇。8歲,移居上海,入虹口愛國小學學習。1916年,因父在北洋政府任職,舉家遷往北京。她就讀於英國教會辦的北京培華女中。1920年4月,隨父遊歷歐洲,在倫敦受到房東女建築師影響,立下了攻讀建築學的志向。在此期間,結識了詩人徐志摩,對新詩產生濃厚興趣。翌年,隨父回國,仍到培華女中續學。1923年,徐志摩、胡適等人在北京成立新月社,徽因常常參加新月社舉辦的文藝活動,曾登臺演出印度詩人泰戈爾的詩劇《齊德拉》,飾演主角齊德拉公主,臺詞全用英語。她流利的英語和俊秀的扮相,在文藝界留下深刻印象。
1924年6月,林徽因和梁啟超長子樑思成同時赴美攻讀建築學。由於當時美國賓州大學建築系不收女生***因為建築系要學習很晚,晚上回宿舍對女生不利***,改入該校美術學院,而主要仍選修建築系的課程。1927年夏,畢業後,又入耶魯大學戲劇學院學習舞臺美術設計半年。1928年春,她同樑思成在加拿大溫哥華結婚。8月,夫妻偕同回國,一起受聘於東北大學建築系。林徽因在到職前先回福州探親,曾應福州師範學校和英華中學之請,作《建築與文學》和《園林建築藝術》的演講。又為其叔林天民設計福州東街文藝劇場。翌年,到東北大學講授《雕飾史》和專業英語。
北平解放後,林徽因受聘為清華大學建築系教授,擔任《中國建築史》課程併為研究生開《住宅概論》等專題課。從1949年9月到1950年6月,她與清華大學建築系的幾位教師一起完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圖案的設計任務。
1950年,她被任命為北京計畫委員會委員,對首都城建總體規劃提出了有遠見的意見。她以極大的科學勇氣和對人民、對歷史負責的精神,反對拆毀城牆、城樓和某些重要古建築物的錯誤主張,力主儲存北京古城面貌,並提出修建"城牆公園"這個既能儲存古文物又可供人民憩息的新設想。
1951年,她擔任人民英雄紀念碑建築委員會委員,承擔為碑座設計紋飾和花圈浮雕圖案的任務。她關心傳統手工業的復興,為瀕臨停業的景泰藍、燒瓷等傳統工藝品設計了一批具有民族風格的新式圖案,親自參加試製,併為工藝美術學院培養研究生。
1952年,她參加中南海懷仁堂的內部裝修設計,還參加在北京召開的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和平會議。翌年,她當選為中國建築學會第一屆理事會理事。擔任《建築學報》編委、中國建築研究委員會委員。1954年6月,她當選為北京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民國女神林徽因的評價
林徽因向來是一個群體的中心,不管是遠遠嚮往著的群眾,還是登堂入室加入她的沙龍的客人,我們得到的畫像,總是一群男人如壁腳燈一樣地抬頭仰望她,用柔和的光線烘托她,愈發顯得她眼波靈轉,顧盼生姿。
這個中心在讓人神往的同時,也讓人神傷。樑思成說到林徽因因為愛上了金嶽霖而痛苦地找他商量的時候,雲淡風清地說了一句"我們都哭了"。哭過痛過,傷痕應該還在,只是出於矜持和自尊而不願意提及。
在林徽因的一生中,穿插著許多矜持的緘默。徐志摩是嗓門最大最不知顧忌的,但是碰到林徽因也頗為委婉,並且在一個關鍵的時刻墜機身亡,永遠沉寂。陸小曼於是也緘默了,素服終身。樑思成也是沉默的,我們只從他第二任妻子林洙那裡,知道一些隻字片語。林洙也是緘默的,提及林徽因的時候,她永遠會想到少女時期去拜見她的情景。金嶽霖面對採訪者更是如此明言:"我所有的話,都應該同她自己說,我不能***與別人***說,我沒有機會同她自己說的話,我不願意說,也不願意有這種話。"
但是如今這個時代,或許不允許有什麼緘默,愛情事件中的神祕隱諱,更像是在白猿肚子裡的《九陽真經》,大家恨不得扒了出來影印之後人手一冊地傳看。1994年費慰梅所著《中國建築之魂》一書出版,1996年張幼儀的侄孫女張邦梅出版了她口述的自傳,也揭祕了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