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覺民和林徽因是什麼關係

  林覺民***1887年-1911年***,字意洞,號抖飛,又號天外生,漢族,福建閩侯人。幼年時過繼給叔父為子,其嗣父是個飽學多才的廩生,以詩文聞名於時;嗣母是個生性善良仁愛,典型的賢妻良母。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歡迎大家閱讀。

  

  林覺民林徽因是親戚關係,林覺民是林徽因的堂叔,都是江南人士。林徽因是大家公認的才女,而她的堂叔林覺民也不差,文筆也是響噹噹。他寫的《與妻書》被列為語文教材,情意真切,震撼熱心。

  不知道是林家的血脈好,還是基因好,林徽因這一大家子人,為官的為官,搞學問的搞學問,都各個出類拔萃,讓眾人羨慕不已。以前很多人認為林覺民林徽因沒有關係,如今事實真相擺在眼前,不禁感到基因的力量很強大,林家一家人都學識淵博。

  談起到林覺民不得不提起那篇《與妻書》,這是林覺民在廣州起義前寫給自己妻子的訣別書,裡面包涵了對妻子的不捨和感情,字字真誠,如今被當成語文教材供學生閱讀。林覺民偉大的革命精神,在革命面前將生死看的如鴻毛,這種精神感動了眾人,自己愛妻陳意映在丈夫就義以後,由於過度的傷心,在一年後離開人世。

  林徽因想必眾人都非常熟悉,她是眾人眼中的才女,不僅有文學才華,在各個方面都非常精通,還通曉建築學,在文學和建築學方面有非凡的成就。林徽因的成就來自於她的三段美好愛情。她的愛情故事如今都成了家喻戶曉的事情,一個是嫁給了梁啟超之子樑思成;另一個是大詩人徐志摩;還有一個是可以為她終身不娶的北大教授金嶽霖。

  林覺民和林徽因他們兩個人各自的愛情故事都很傳奇,一個是愛的感天動地;一個是男人眼中的完美女人,聖潔美好,也許這就是林家的魅力所在吧!

  林覺民故居在哪

  林覺民是辛亥革命的烈士之一,文采也相當出眾,尤其是給妻子寫的訣別書都出現在課本中。林覺民生前留下的一切東西都被列入到國家保護文物裡面,林覺民故居被列為重點保護!

  林覺民故居也是著名作家冰心的故居,這裡曾經居住著林覺民這個大家族,後因林覺民英勇就義之後搬離此地,冰心父親買下這裡才得以居住,從此這裡就成為了謝冰心的故居。冰心在作品《我的故鄉》中多次提到自己的故居,描述自己的故鄉,可見這個地方有著獨特的一面。

  林覺民故居位於福州市鼓樓區楊橋東路17號,建築的坐落是坐西朝東,三進,房屋四周有風火牆。在第一個進***和第二個進***之間有一條長廊,長廊兩邊中有翠竹。在第三進大廳的兩旁有前後廂房。天井的兩旁分別為南院和北院。林覺民與妻子陳意映住在西南的一廳一房中。在廳與房前有小天井,小廳有門通往紫藤書屋。

  當然從建築上來看,像極了北方的四合院,但是這裡是典型的福州民宅,每個院落當中都有井,而且種滿了花草,很是清新雅緻。而且像林孝穎這些封建文人,最喜歡這樣的景色,滿腹的墨水,只有在這樣清雅的環境當中才能怡情養性。

  如今林覺民故居被列為國家文物重點保護物件,供後人參觀遊覽,緬懷先烈,由於這裡還是著名作家冰心的故居,所以到這裡參觀遊覽的人很多,為了限制瀏覽量,更好的保護文物遺產,參觀故居需要掏一定的門票。

  怎麼評價林覺民

  林覺民是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為了反抗清朝的腐敗統治英勇就義,林覺民反抗革命失敗,最終沒有抵擋過腐敗勢力的鎮壓,他在死之前曾經留給妻子一封信,論起這封信來,似乎比英勇就義更加的出名吧!

  史學家對林覺民的評價非常可觀:鑑於清朝末年是最腐敗腐朽的統治,想要取代舊統治需要時間,林覺民過於年幼,不懂社會的黑暗,更沒有料到腐敗勢力垂死之前的鎮壓往往更加可怕,革命雖然失敗,但是林覺民敢於抵抗舊勢力,不怕死的精神依然銘記在人們心中。

  林覺民萬萬不會想到,寫給妻子的書信竟然會後人學習,更不會想到革命會如此快速的失敗,也許當日林覺民可以理智的對待革命,知道新事物終將戰勝舊事物這個道理,也許不會走上犧牲的道路,當然也不會有今日看到的《與妻書》。英勇就義的林覺民年紀才二十歲,花一樣的年紀,人生剛剛開始,就這樣被殘害。很多人對林覺民的評價非常高,但是在評價之餘,很多人都給林覺民進行了理性的分析,林覺民當時的年紀太年輕,做事情血氣方剛,深受留學時期自由民主思想的薰陶,沒有人生閱歷,處事不圓滑的他死在清朝政府的手中是必然的。

  如果林覺民不是年輕的林覺民,是處事圓滑老成的林覺民,或許不會這麼輕易的死掉,誰說搞革命都得血氣方剛,你死我活呢?靈活的運用智慧取勝才是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