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詩集讀後感

  海子的詩很澄澈。讀了海子詩集,大家的感悟怎麼寫?來看看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希望你有所收穫。

  篇一

  今天在書店裡偶然看到了海子的詩集,就信手翻了一下,才幾篇卻讓人感覺心情很沉重。我一向認為文字應該是人類情感的載體,痛苦,快樂,無奈,都能通過文字表達出來,傳達給其他人。但我覺得海子卻像是被他流露在文字內的痛苦所反噬了。他將自己與塵世一切隔絕,雖生猶死的絕望讓他敢於直面一切渴望生存的人所避諱的東西。詩歌的意象很跳躍,讓人在佩服他的同時,艱難於會意,也很淒涼,即使是那些本該讓人有溫馨感的東西,在那特定的文字環境下,也讓人心生傷感。為何他的人生會是這樣呢?他心中的世界會是怎樣的烏托邦?

  篇二

  他,是一個用心靈歌唱著的詩人,一直都在渴望傾聽遠離塵囂的美麗迴音;他,與世俗的生活相隔遙遠,甚而一生都在企圖擺脫塵世的羈絆與牽累。他便是海子,一個熱愛麥地,追求寧靜與幸福生活的凡人,亦是一個沉湎於心靈的孤獨之旅的詩人。讀完他的詩集,希望與死亡同時交匯在我的眼前,抨擊著我的心靈。

  ***1月13日,海子寫下了他的抒情名詩——《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餵馬,劈柴,周遊世界”,這似乎宣告了他要面向塵世,開始一系列的體驗式行動,不放任時間在貧窮、單調和孤寂中逝去。曾經的海子或許缺少幸福感受,對生活漠不關心。於是他躊躇滿志,重整心緒,決定重建生活,追求幸福。“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平平淡淡的一句話,卻讓我感受到了日常生活中享受物質的快樂,對生活的熱愛,其實可以很簡單。“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海子真是一個單純而浪漫的詩人,他在想象中構建著自己的幸福家園,想象自己有一個超離生活之外,眺望大海的姿態和空間,在那裡,他可以面朝大海,獲得逍遙無待的精神自由。面對司空見慣的、早已感到失去光彩的山山水水;他重新審視、重新感受、重新發現,甚至要“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一個溫暖的名字”,他對自然的熱愛,對生活的熱忱,深深觸動了我的心房。“陌生人,我也為你祝福/願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願你有情人終成眷屬/願你在塵世獲的幸福”。在這個春光明媚的幸福世界裡,海子用真誠的祝願、世俗而實在的祝願為陌生人祈福,他以一種“超越自我”的姿態關懷人類,這種悲天憫人的情懷如午後的陽光,照耀著我平靜柔軟的內心。

  然而,兩個月後,在他25歲生日那天,他選擇了臥軌自殺,二十五歲,這是他永遠的年齡,他永遠是年輕和痛苦著的。有人說他都是在為別人祈禱,自己根本不願去擁抱世俗,而是堅守自我的空間和姿態,只願獨自一人面朝大海,背對塵世,靜看花開花落。而我,在深深的惆悵之餘,又分明感受到:他的痛苦,怒火,才華都是為了燃燒,因為他追求光明。對他而言,選擇塵世的幸福則可能意味著放棄偉大的詩歌理想;棄絕塵世的幸福生活則可能導致棄絕生命本身,因此他最終選擇了後者。

  海子的三首死亡之詩曾帶給我浸入骨髓的涼意,“漆黑的夜裡有一種笑聲笑斷我墳墓的木板”,“請整理好我那凌亂的骨頭”,然而死亡的背後,卻有一種平靜與唯美。“我覺的自己很美/我仍在沉睡”,在生與死的面前,我們是浮躁的,而海子早已進入了思考,變得安靜。

  “兩座村莊隔河而睡/海子的村莊睡的更沉”,海子的村莊是安靜的,它屬於南方,潮溼的空氣,悶熱的天氣裡那些辛勞的四肢結實的農民在土地上勤懇地勞動,這也是我喜歡的平凡生活。海子也是一個普通的人,他擁有家、土地、書籍、母親。他深愛著腳下的麥地,“麥地和光芒的情義/一種願望/一種善良你無力償還”,在他的詩中,我更多感受到的是對生活的感激與熱愛。

  生命註定以死亡為盡頭,生活註定因希望而精彩,珍視生命,努力生活,我相信,我不會兩手空空,不會一無所有。

  篇三

  經常在深夜醒來,倚靠著牆角唱歌。

  從明天起,做個幸福的人,餵馬,劈柴,周遊世界…

  我也願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總是不自覺地想起海子的詩。不自覺地想起他那看透世事的眼睛,一直想告訴他,你並不是孤獨的,有很多人和你的心一起,隨著窗外的風一起撫摩被樹拋棄的葉子。我一向是個隨性的人,想到什麼,就做什麼,從來不會考慮後果。你也是這樣的人吧。

  還記得那天嗎?***3月25號,很多人總以為,那個日子,你一定不會忘記,只有我明白,那對你來說,只是一個過渡,你只是要回家了,真正的家。那年的季候特別寒冷,沒有人知道為什麼。不知聽誰說過,每一個詩人都是有著重大使命的天使,在人間時,他們會把翅膀縮小,安放在心裡。雖然失去了法力,但他們有一件天下無敵的武器—文字。他們把自己的情感詮釋在紙上,他們想用那隻纖瘦的手撐起整個世界,但總有一天,他們會明白,有些醜惡的存在,不是一支筆可以化解的。

  於是,當他們發現自己無能為力時,只能展開心中的翅膀,飛向天際,但他們沒有丟棄手中的筆,他們把筆交給了下一批天使。他們只是對孩子笑笑,拍拍他們的肩膀,什麼也沒說。

  海子,你一定也是天使吧。只有天使,才能看透世間的美麗和醜陋的存在。

  你選擇了死,也選擇了希望,因為你已經把自己能留下的都留下了。那些文字,組成了一對五彩的,璀璨的翅膀。

  當鋼鐵軋過身體的那一刻,你一定是微笑著的。那時,你腦中浮現了千萬種情景,那個陌生路人對你的微笑,登山時一個陌生人遞給你的水,雨夜裡的那把花傘…你想起自己還有許許多多聲謝謝沒說,只是希望他們能看見自己的文字,能感受到字裡行間的那份情感。

  還記得嗎?你猶豫地徘徊在一段段鐵軌之間,那時,河北省的冬天還沒有結束,空氣中卻已經有了淡淡的桃花味,那是你最喜愛的花呢。除了天際偶爾傳來的飛鳥叫聲,一切都那麼寂靜,就像往常一樣。在這個荒無人煙的地方,火車的一聲鳴笛聲,可以迴盪許久,使原本空曠的大地顯得愈加寂寞了。每一聲,都深深地墜入了心臟的最深處,像要把靈魂撕裂。

  你輕輕地讀著《聖經》中的文字,靜靜地向上帝懺悔。你身子一顫,彷彿想起了什麼,卻柔柔地撫平書的一角,撕下衣服的一塊布,拿出隨身攜帶的筆,寫下了最後的寄託:我的自殺和任何人沒有關係。你已經下定了決心嗎?難道已經沒有什麼東西可以牽掛了嗎?不,你搖搖頭,一切,都只是因為要牽掛的東西太多了,你已經承受不了。死前,你還是想起了那些朋友,那些親人,那些讀者,死都死了,就不要給別人帶來不必要的麻煩了吧,於是你寫下了那樣簡短的遺書。

  輕輕地,你笑了,你不捨地放下手中的書,躺在了鐵軌中央。心臟停止跳動的那一刻,沒有任何人察覺,只是火車前端的人覺得有些晃盪。天氣依舊那麼晴朗,連天都沒有為你哭泣。只是中國的文學史上,失去了一枚最閃亮的星星。那一年,你25歲。—題記

  你可曾想到,在今後的日子裡,有多少人因為你的死而嘆息,那深深的嘆息聲,直到今天還能聽到。

  海子,1964年3月25日生,***3月25日死。你只是想告訴世人,生和死,本是同物。這個簡單,卻沒有多少人懂得的真理,是用你的生命換來的。

  你復活了一個時代的詩歌,你是上天賜予文學的一顆彗星,你的一生,似乎只是為了發光,把詩壇點亮。你把人類有限的生命濃縮了—題記,雖然短暫,但卻展示了所有的輝煌。你留下的光芒,足以讓人類懷念永遠,你的生命長短和留下的價值,是成反比的。

  從明天起,做個幸福的人,只可惜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啊!

  你在天國,一定是個幸福的人吧。

  午夜,玫瑰花謝了,只留下美得讓人心碎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