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黨的熱點模擬題

  黨的是高考政治的熱點,考生可以適當做些黨的模擬題。接下來,小編為你分享。

  中國共產黨成立至今已過九十三載。

  九十三年來,中國共產黨面對內憂外患,戰勝了重重艱難困苦,贏得了人民的信賴,建立了新中國,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經過改革開放,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綜合國力有了長足的進步,正在逐步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

  高三政治相關複習,可以側重從哲學、政治學兩個方向關注黨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解決手段,尤其關注黨的“十六大”以後十年來黨的自身建設、民主法制建設、科學發展觀,等等。

  :總回顧

  回顧黨從“一大”到正在召開的“”的歷程,讓我們看到一個政黨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在人民群眾的支援下,奪取政權;又帶領人民群眾,尋找適合中國自身發展的政治、經濟、社會發展道路的艱難過程。

  :從政治學角度思考

  “二次鴉片戰爭”後,中國封建皇權內部產生了改革的願望,但光緒帝徹底失敗了;以孫中山領導的反帝反封建的中國資產階級革命****了皇權統治,但“三民主義”卻未能實現。中國人民長期鬥爭實踐形成了中國共產黨在全國各族人民中領導核心的地位。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是中國歷史的基本結論。原因在於: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宗旨和指導思想,使中國共產黨深入群眾,深得民心。堅持黨的領導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保證。    

        二、黨章修訂加快自身建設

  中國共產黨執政以來,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確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但在具體領導方法和手段上,卻犯過不少錯誤,走過許多彎路。黨不僅不推卸責任,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還努力不斷修正自己的錯誤。早在1945年黨的“七大”總結歷史經驗時,就把黨在長期奮鬥中形成的優良傳統作風概括為三大作風,即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作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作風、批評與自我批評的作風。單是黨章,從“二大”至“十七大”就制定過八部、修改過七次。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精神,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進行理論創新和制度創新的風格,同時也反映了黨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從哲學角度思考

  首先,辯證唯物主義的最基本原理就是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能動反映。中國共產黨不斷改正自己的錯誤,就是堅持了一切從實際出發。

  其次,黨從一個革命黨成長為執政黨必然經歷對執政的無知到有知、從知之甚少到掌握規律的歷程,這就要求我們的黨和政府必須探索新時期社會變化發展規律,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自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處理好主觀能動性和客觀規律性的關係,按規律辦事。應當遵循實踐——認識——實踐的認識規律,提高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

  第三,黨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不僅在理論上也在實踐上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結合起來,即在普遍性指導下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用正確的理論來指導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活動。

  第四,十一屆三中全會正確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從以階級鬥爭為綱修正為以經濟建設為綱,將發展作為解決一切問題的前提,無疑為我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奠定了政策基礎。

  第五,黨善於用聯絡的觀點看問題。一個國家的現代化建設不僅包括經濟建設,還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等各個方面。“十六大”提出了“三個文明”協調發展的內容,是用整體性觀點看問題的辨證方法。

  第六,黨加強自身建設,用於克服自身存在的問題的過程說明事物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是事物發展中辯證的否定。肯定的是自身建設中符合社會歷史發展規律的方面,否定的是不利於社會和諧發展的方面。

  :從政治學角度思考

  首先是我國的國體。根據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結合中國國情,我國實行人民民主專政,這是由我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基礎決定的。雖然都是工人階級領導、有工農聯盟作為階級基礎,但仍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擁有廣泛的社會基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工人階級的隊伍不斷擴大,包括知識分子在內的工人階級和廣大農民成為推動我國先進生產力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的根本力量。在社會變革中出現的民營科技企業的創業人員和技術人員、受聘於外資企業的管理技術人員、個體戶、私營企業主、中介組織的從業人員、自由職業人員等社會階層,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人民民主專政政權的基礎更加廣泛。作為執政黨,中國共產黨適時根據實際情況,如實在國體問題上對***前的認識做了撥亂反正,增加了“工農、知識分子及其他社會主義勞動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等作為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