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角應該怎麼種高產呢
豆角的營養價值是非常豐富的,常吃豆角對人體是非常有好處的。不過豆角要怎麼種植呢?以下就是小編給你做的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豆角的特徵
豆角根系再生力弱,多用直播的方法,發芽適溫25~30℃,播種時氣溫應在20℃以上。 ①播種前盆土應澆透水,每穴3~4粒種子,覆土約2~3cm。 ②發芽後間去病弱苗,每穴留2~3株;3~4片真葉時再間苗1次,每穴留1~2株。 若需移栽,發芽後3~4周,長出2片真葉且第1片複葉展開時即可定植,然後澆透水,成活後進入正常管理。斷霜後定植,苗齡20~25天,定植田要多施腐熟的有機肥,每畝3000~5000kg,過磷酸鈣25~30kg,草木灰50~100kg或硫酸鉀10~20kg,定植密度行距66cm,穴距10~20cm,每畝3000~3500穴,***育苗時即可採用兩、三株的育苗方式,方便以後定植***。定植後澆緩苗水,深中耕蹲苗5~8天,促進根系發達。5~6片真葉時應設立支架,初期應按逆時針方向將蔓牽引上架並用繩子固定,一般在晴天中午或下午進行;後期纏繞能力很強,無須人工協助。
前期施肥宜少,定植成活後。施1次稀薄腐熟有機肥即可。現蕾至成攀j熟期,每7~10天施肥1次,注意增加磷鉀肥。鉀肥的比例,連續施肥2~3次。溫暖,生長適溫2O~3O℃,15℃以下生長緩慢,5℃以下產生凍害,耐高溫,35℃時仍能開花和結莢,但品質不佳。較耐旱而不耐澇,前期應適當控水,當主蔓上約有一半花序開始結莢時,要充分澆水以保證土壤溼潤。當主蔓長出第一個花序時,花序以下的側枝應全部摘除,花序以上的側枝要進行摘心,基部留2片葉子;當主蔓攀爬滿支架時打頂,以促使下部側枝萌發花芽。 花序總狀,有2~5對花,但常只結l對豆莢,往往第l對豆莢摘下後,第2對花芽才開始發育或結果;如果肥水充足、養護合宜,花序上的所有花朵都可結莢。易出芽,一般不需要浸種,育苗的底土宜緊實,以鋪6cm厚壤土最好,以防止深入土內,移苗時根群損傷大。所以當苗有一對真葉時即可帶土移栽,不宜大苗移植。有條件的可用營養缽或穴盤育苗,每缽兩苗或三苗。斷霜後定植,苗齡20~25天,定植田要多施的有機肥,每畝定植密度6距1每畝,定植後澆緩苗水,深中耕蹲苗5~8天,促進根系發達斷霜後露地品種密度為行距66~70cm,株距25~30cm。播後用腳踏實使土和種子充分。
豆角怎麼種高產?
培養季節
豆角在我國長江以南各地,春、夏、秋均可栽培,生長季節長;必須根據各種季節的氣候條件,選用適當的品種。豆角一般分春季栽培和夏秋季栽培。春季栽培於2月下旬至3月下旬育苗,3月下旬至4月下旬定植,6月上旬至8月中旬採收,7月下旬至8月上旬採種。夏秋季栽培於5月中旬至8月初播種,7月上旬至10月下旬採收。
種植移栽
豆角可直接播種,也可育苗移栽,一般都是育苗移栽,通過育苗移栽,可適當抑制營養生長,促進生殖生長,採用營養缽或保溫苗床育苗。每667平方米播種量為2.5kg左右。育苗一般選用大棚,播前應準備好營養土苗床及營養缽。營養土苗床要提前翻耕,搗細耙平,每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機肥1000kg左右,如用營養缽育苗,則營養缽直徑不應小於8cm,高不應低於10cm。然後在平整的床上按7~8cm見方播粒大飽滿的種子3~4粒***營養缽中同樣播3~4粒種子***,澆足底水,蓋上0.5cm厚的營養土,再平鋪地膜,然後用小拱棚保溫。播種後,在正常情況下4~7d可出苗,幼苗出土後要及時揭掉地膜,但小拱棚仍要晝揭夜蓋。出苗後,白天保持溫度20~25℃,大棚內既要注意保溫,又要進行通風和換氣,以保證幼苗生長整齊、健壯;種子發芽期和幼苗期床土不宜過溼,以免降低發芽率,或導致幼苗徒長,甚至爛根死苗。
澆水施肥
豆角的定植期要根據栽培方式和生育指標來確定。採用營養土塊育苗時一般於第一複葉開展時即可定植。採用營養缽育苗時可延遲至2~3片複葉時定植。大棚栽培3月下旬定植,小拱棚栽培4月上旬定植,地膜栽培4月中旬定植,露地栽培4月下旬定植。採用營養缽育苗時應用打洞器打洞移栽,採用營養土育苗時用定植刀打穴定植,定植後澆好定根水,並填實細土和封嚴定植孔。一般每畦1.8m寬***連溝***種2行,行距80~100cm,穴距22~25cm,每667平方米栽3000穴。
豆角前期不宜多施肥,防止肥水過多,引起徒長,影響開花結莢,成活後澆1次腐熟糞水,當植株開花結莢以後,一般追肥2~3次,每667平方米每次追尿素5~15kg,或腐熟人糞尿750~1000kg,促進植株生長,多開花,多結莢。豆莢盛收期,應增加肥水,此時如缺肥缺水,就會落花落莢,莖蔓生長衰退***表 1***。摘心後還可翻花,延長採收期。抽蔓後要及時搭架,架高2.0~2.5m,搭好架後要及時引蔓,引蔓要在晴天下午進行,不要在雨天或早晨進行,以防折斷。合理整枝,使莖蔓均勻分佈,提高光能利用率。利用主蔓和側蔓結莢,增加花序數及其結莢率,延長採收期,提高產量。為此,適當選留側蔓,摘除生長弱和遲發生第1花序的側蔓,選留生長健壯,發生第1花序早的側蔓,其中在主蔓中部以上長出的側蔓,抽出第1花序後留4~5葉打頂,以增加花序數,並促進花序良好發育;主蔓長至棚架頂部,蔓長2m左右時也可打頂;促進各花序上的副花芽形成,也方便採收豆莢。
當嫩莢已飽滿,而種子痕跡尚未顯露時,為採收適期。一般自開花後11~13d為商品豆莢採收期。採收時,不要傷及花序上的其他花蕾,採收後紮成把,裝箱上市。
防蟲防治
豆角的主要病害有鏽病、霜黴病、炭疽病、葉斑病等,蟲害有蚜蟲、豆野螟等,要注意防治。鏽病可侵害莖、葉和豆莢,在葉片上產生紅鏽色較密的小斑點,使莢不堪食用。防治方法是在發病初期用25%的粉鏽寧加水1000~1200倍噴霧。豆野螟,成蟲產卵於花蕾和嫩梢,孵化後侵入花蕾危害,繼而侵入莢內蛀食幼嫩豆粒,使莢內和蛀孔外堆積蟲糞,不能食用;防治方法是注意田間檢查,掌握在蟲卵孵化高峰期,用2.5%的溴氰菊酯或殺滅菊酯加水2000倍噴霧2~3次。
種植豆角的注意事項
【豆角症狀特點】:主要危害葉片。葉斑多呈褐色角狀斑,也有不定形的,較細小,橫徑l~4毫米不等,數個病斑常連合為大小不等的褐色斑塊,致葉片區域性焦枯。潮溼時斑面隱現暗色黴層病徵,此有別於細菌性角斑病。
【病原及發病特點】:病原為半知菌亞門的灰擬棒束孢菌[Isariopsis gri-seola Sacc.]。病菌主要以菌絲體隨病殘體遺落在土壤中存活越冬,以分生孢子作為初侵與再侵接種體,藉助氣流傳播侵染致病。土地連作,低窪潮溼,或土質粘重或株間鬱閉的田塊易發病。品種間抗病性差異缺少調查。
【防治方法】:參照菜豆紅斑病和褐緣白斑病等葉斑病的防治方法。防治好葉斑病害也可兼治本病,一般無需單獨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