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貿易爭端案例糾紛案例

  國際貿易爭端是國際社會經濟領域裡所關注的最熱點問題,它牽動眾多國家的神經,而國際合作原則是國際法的一項最基本的原則,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關於國際貿易爭端案例,歡迎大家前來閱讀!

  國際貿易爭端案例篇1:

  日美彩電訴訟案從1970年開始,到1986年美國聯邦最高法院作出終審判決,是日本應對美國彩電企業提起的反托拉斯訴訟並取得全面勝利的一個案例。該案由美國家電企業National Union Electric和Zenith Radio Corp. 分別提起,被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地方法院合併審理。該案中,原告起訴日本家電企業在日本國內市場達成維持高價格的價格協議,獲得壟斷利益,並以此為基礎向美國市場廉價傾銷彩電產品,致使原告遭受重大經濟損失。為此,原告依據美國反托拉斯法的三倍賠償原則,要求法院判處被告支付總額高達12.6億美元的損害賠償。本案涉及三個最重要的舉證,一是日本家電企業在國內從事家電產品的價格協議,二是日本企業達成出口卡特爾協議,三是日本企業在美國市場進行以驅逐競爭者為目的的廉

  國際貿易爭端案例篇2:

  日美膠片爭端案是日美貿易摩擦最激烈時期的產物,也是日本第一次在多邊貿易體制下應對日美貿易衝突並獲得重大勝利的一個經典案件。該案同時觸及WTO框架下的貿易和競爭問題,是對國家貿易壁壘和企業限制競爭行為提起申訴的一個關鍵案例。日美膠片爭端案緊隨在日美汽車和零配件爭端之後,受到日美汽車和零配件爭端解決的影響。[23] 在日美汽車和零配件爭端中,美國揮動貿易制裁和向WTO起訴的大棒威脅日本,最後考慮到自身的經濟利益後又輕輕放下,這在某種程度上助長了日本政府堅決抗爭到底的意志。事實上,在日美膠片爭端開始,美國表達了一貫採用的希望通過雙邊談判來解決爭端的意願,但是日本政府這時已經決定利用WTO多邊爭端解決機制來解決日美貿易衝突。所以,日美膠片爭端案實際上是美國政府在騎虎難下的尷尬局面下,決定利用剛誕生的WTO爭端解決機制好好教訓一下日本,而日本也希望通過WTO多邊貿易規則為自己打一個翻身仗。當然,日本選擇在利用WTO多邊爭端解決機制來處理日美膠片爭端,還因為膠片產業在日本產業結構中的地位不高,在日美貿易中所佔的份額不多,即便抗爭到底對於日美經濟和政治關係的影響有限等諸多因素。

  國際貿易爭端案例篇3:

  2008年底,國內A公司通過網站結識埃及X公司,並約定向該公司出售一批石材,付款方式為見提單附件付貨款的70%,尾款以D/P方式支付。A公司隨後將貨裝船運往埃及亞歷山大港。貨物發出後,X公司以各種理由強調經濟困難,要求減價,並更改付款方式為風險度很高的銀行匯票。X公司的行為導致我出口方進退兩難。如同意對方做法,則一方面利潤大幅縮減甚至無利可圖,並且有可能完全無法收回貨款,如不同意對方做法,由於貨物已在埃港口,則須支付鉅額的碼頭及相關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