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靠勤奮而成功的人經典事例
勤奮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美德,無數與勤奮有關的事例歷來為人們稱道。小編精心為大家蒐集整理了古代靠勤奮而成功的人,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古代靠勤奮而成功的人篇1
車市村的吳用勤奮好學,事鄉里出了名的才子。吳用的同窗好友晁蓋,很喜歡吳用的才學、人品,兩人結為生死兄弟。看看到了大考的日子,吳用想到汴京趕考,可他家裡很窮,盤纏不夠,上不了路。這事被晁蓋知道了,他親自送了一百兩紋銀。對吳用說:“兄弟,盼你能中個頭名狀元,為咱家鄉的父老增光。”
吳用有了銀子,歡歡喜喜登程了。他夜住曉行,一路風塵,進了汴京。入考場三篇文章作罷,被主考官看中,要點他第一名。這事一傳出,倒氣惱了一個人,他就是當朝太師蔡京。他吳用的文章,果然滿篇錦繡,蔡京也不由讚歎:果然是個人才。想到吳用草莽小民,竟沒給自己送禮,沒到自己府上參拜,點了吳用狀元,能給自己穿一條褲子嗎?他又取過第二名的卷子,一看正是自己的外甥。老賊心裡有了主意,乾脆來個先下手為強,斬草除根。可那幾位主考官都力薦吳用,文章已送到天子那裡,要除掉吳用,還得找個藉口。老賊看見“吳用”兩個字,鬼點子來了。他連夜叫外甥參拜幾位主考,自己親自早朝面君。他對宋天子說:“我看見吳用的文章寫得雖好。可這名字不太吉利。若點他為狀元,舉國上下都知道新科狀元叫“無用”,成何體統?萬歲的臉面往哪裡擱?”宋天子對蔡京是言聽計從,聽了蔡京的話,認為有理,就說:“傳孤家旨意,把吳用除名,永不錄用。”頭名去了,自然該點第二名,蔡京的外甥被點為頭名狀元。幾位主考官雖知道這裡頭有私弊,可受了蔡京的厚禮,更知道蔡京手握朝政大權,誰敢得罪?
吳用很惱火,回到鄆城。眼看朝政昏暗,天下大亂,就和晁蓋佔據水泊梁山,殺富濟貧,舉起了義旗。
古代靠勤奮而成功的人篇2
漢朝時,少年時的匡衡,非常勤奮好學。
由於家裡很窮,所以他白天必須幹許多活,掙錢餬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來安心讀書。不過,他又買不起蠟燭,天一黑,就無法看書了。匡衡心痛這浪費的時間,內心非常痛苦。
他的鄰居家裡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幾間屋子都點起蠟燭,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氣,對鄰居說:“我晚上想讀書,可買不起蠟燭,能否借用你們家的一寸之地呢?”鄰居一向瞧不起比他們家窮的人,就惡毒地挖苦說:“既然窮得買不起蠟燭,還讀什麼書呢!”匡衡聽後非常氣憤,不過他更下定決心,一定要把書讀好。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牆上鑿了個小洞,鄰居家的燭光就從這洞中透過來了。他藉著這微弱的光線,如飢似渴地讀起書來,漸漸地把家中的書全都讀完了。
匡衡讀完這些書,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他想繼續看多一些書的願望更加迫切了。
附近有個大戶人家,有很多藏書。一天,匡衡卷著鋪蓋出現在大戶人家門前。他對主人說:“請您收留我,我給您家裡白乾活不報酬。只是讓我閱讀您家的全部書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動,答應了他借書的要求。
匡衡就是這樣勤奮學習的,後來他做了漢元帝的丞相,成為西漢時期有名的學者。
古代靠勤奮而成功的人篇3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是我國春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我國儒家學說的創始人。他之所以能成為弟子三千、名揚四海的聖人,是和他小時候的刻苦勤奮分不開的,也正所謂是“天才來自勤奮”。
史書言,孔子的母親在他剛剛三歲的時候,就教他讀書識字,到四歲的時候,他已會念百餘字了。
有一天,他的媽媽說:“昨天我教你的字會背了嗎?”
孔丘說:“都記住了。”
媽媽說:“那好,明天一早我考考你。”
孔丘睡覺,是和哥哥在一起。這天晚上,他鑽入被窩後對哥哥說:“哥哥,媽媽教給你的字都記住了嗎?”
哥哥道:“都記住了。你呢?”
孔丘說:“一我已經練了多遍,也許都記住了,可又沒有打握,明天一早娘要考我,若有不會的,娘一定非常傷心和難過。不行,我一定要起來再多練幾遍。”
哥哥被他這種刻苦學習、孝順母親的精神所感動,心疼地說:“天氣涼了,別起來練了,就在我的肚子上寫吧。我能覺出對錯,也好對你寫的做個檢查!”
於是,小孔丘就在哥哥的胸口上寫了起來。每寫一字,就念出聲來。可這聲音越來越輕,當他寫完最後一個字的時候,聲音也聽不到了。哥哥驗完他的最後一個字,聽著他那均勻的呼吸,望著他甜中帶笑的睡容,既心疼又愛憐地笑了。
第二天一早,在母親考核時,他一遍通過。母親驚喜道:“這孩子真神了,前天教了他那麼多字,只過了一天,就如此滾瓜爛熟,將來準能幹大事啊!”
孔丘望著母親欣喜的面容,高興地笑了。然而在這微笑中,卻伴著兩行淚水。
站在旁邊的哥哥,深深地理解他,知道在他超人的天資背後,更多的則是弟弟那鍥而不捨的精神和刻苦勤奮的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