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頸椎不好怎麼鍛鍊

  頸椎病可以說是一種發病率極高的疾病,病情嚴重的情況下對老人身體有著極大的危害,而通過鍛鍊可以有效的緩解症狀。那麼呢?下面小編帶你一一瞭解!

  老人頸椎不好的鍛鍊方法

  1、轉肩運動

  老年頸椎病患者平日裡可以多做轉動肩膀,這是一種比簡單且有效的方式。並且可以促進老年的血液迴圈並且緩解頸部的緊張。

  2、雙手護肩

  老年若是感覺頸部僵直,可將手臂舉過胸部,然後到另一邊的肩膀,然後用另一隻手抓住手時,緩緩將手肘拉向自己,此時在肩胛骨處會感覺到拉力,保持十五秒。每天重複至少三次。

  3、兩肩向上

  也可以讓患者的兩肩慢慢緊縮數秒,然後兩肩向上,堅持幾秒鐘,然而重複十次。這個運動可以放鬆背部肌肉,接著進行頭頸部各方向的擺動,重複數次,以放鬆頸部的肌肉。

  4、強化頸部肌肉練習

  兩手拇指頂住下顎慢慢往後抬,使頭部保持仰伸狀態,堅持6~10秒,重複6次;用一手繞過頭頂置於對側耳部,來回向左右方向扳動頭部,堅持6~10秒,左右交替各重複3次;雙手十指交叉抱頭後部,使頸部將頭部往前撥,堅持6~10秒,重複6次。

  5、左顧右盼

  取站位或坐位,兩手叉腰,頭頸輪流向左、右旋轉。每當轉到最大限度時,稍稍轉回後再超過原來的幅度。兩眼亦隨之儘量朝後方或上方看。兩側各轉動10次。

  6、仰望觀天

  取站位或坐位,兩手叉腰,頭頸後仰觀天,並逐漸加大幅度。稍停數秒鐘後還原。共做8次。

  7、轉身回望

  取站位,右前弓步,身體向左旋轉,同時右掌儘量上託,左掌向下用力拔伸,並回頭看左手。還原後改為左前弓步,方向相反,動作相同。左右交替進行,共做8~10次。

  老人鍛鍊頸椎要注意什麼

  老年人無論是頸椎還是全身其他器官,均發生了一系列生理性的退行性改變,可伴發其他中老年病症。因此,中老年人活動頸部的體操應注意一定的強度和運動量,動作不宜選擇過多,活動時間也不宜過長,以避免意外情況的發生。

  老人患頸椎病是什麼原因

  1、頸椎間盤蛻變

  老年人頸椎病是因為人過中年以後,頸椎間盤蛻變老化加重,可引起毗鄰的神經、血管和脊髓受壓,出現錯綜多變的症狀,主要表現為頸部疼痛。頸椎的前屈活動以頸椎4-5和5-6頸椎為中心,後伸活動以4-5頸椎為中心,而目下頸段在頸椎活動中所受的應力最大和較集中,故18床上4-5、5-6及6-7頸椎間益變性最早和最常發生。

  2、年齡增長

  年紀要素是頸椎病的病因之一,中年人跟著年紀的增加,人體各器官的磨損也日益增加,椎骨以及椎骨間的各種韌帶同樣會發作各種退行病變,致使病變的發作。

  3、外傷

  由於青少年時期遺留的頸部外傷是致使中年後發病的重要要素,如頸椎骨折、頸椎脫位等。頸椎骨質移位碎片,可直接壓榨脊髓或血管神經,繼而構成頸椎病。頸部外傷可使椎體發作半脫位或脫位,致使椎管變窄,致使脊髓或神經受壓而導致一系列臨床表現。

  4、頸椎間盤退行性變

  中年患者的每個椎間盤由纖維環,髓核和椎體的透明板組成。跟著年紀的增長,頸椎間盤會發作必定程度的退行性變,如骨刺構成等,致使脊神經根、椎動脈或脊髓遭到壓榨、影響,繼而導致一系列表現而構成頸椎病。

  5、緩慢勞損勞損

  是最為主要的原因,頸椎病發作的原因是指各種超越正常規模的過度活動帶來的損害。

  老人頸椎不好有什麼症狀

  部分有噁心感,急性發病時病人不能抬頭,少數病人有複視、眼顫、耳鳴及耳聾等症狀。

  臨床上椎動脈痙攣引起枕大神經缺血而出現枕大神經支配區頭痛症狀,為間歇性跳痛,從一側後頸部向枕部及半側頭部放射,並有灼熱感,少數病人有痛覺過敏,摸及頭部即感疼痛明顯。

  頭還會表現為頭暈時常發作,發病時病人可有輕度失神及運動失調,表現為行走不穩或斜向一方。

  老人頸椎不好有什麼危害

  天氣漸涼,頸部受風著涼會誘發頸椎病的復發,頸肌會痙攣,肌纖維組織炎等,所以要注意保暖。

  適當的做頸部活動操如:鴨子喝水的動作及搖頭動作。

  經常作些有氧運動,注意頸部保暖,矯正不良姿勢,長期從事低頭工作的要有中間休息和活動。

  對於急性扁桃體炎、頸淋巴結炎、乳突炎、上呼吸道感染、頸部軟組織感染等,有的人頸椎會被侵及,出現急性頸痛,活動不利,肌肉痙攣,嚴重者可發生肌性斜頸。

  注意飲食結構,日常膳食不易過精,要多食豆類,穀類,青菜,多食魚、蝦、奶、雞蛋補充食物鈣,預防骨質疏鬆。

  養成良好睡姿,枕頭不宜過高,一般為250px,符合人體頸椎生理曲度,軟硬適度。


老人頸椎不好的鍛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