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單和單反的區別是什麼

單反和微單的區別:單反與微單測光方式的差異

單反數碼相機內部構造的複雜完全延續自老一輩膠片單反,所以各種系統都得以保留。在電磁仍不夠發達的年代,大部分相機的工作都只能用模擬或機械的方式完成。單反的相位差對焦系統又是獨立於取景、成像和測光之外的又一套系統。

相位差對焦是通過測距的方式完成畫面的對焦。而完成測距過程的元件叫做AF感測器(AutoFocus,自動對焦)。在單反相機反光板之後,還有一個副反光板(或稱子鏡),這塊副反光板會把入射的部分光線送達AF感測器,通過測距確定焦點,再由系統控制鏡頭的移動完成自動對焦。

而微單澤採用反差式對焦,這種對焦並非微單獨有,大部分行動式數碼相機以及手機,包括iPhone在內都採用這種自動對焦方式。如同微單的測光系統一樣,微單的對焦系統也並不是單獨的系統。反差式對焦仍然通過相機的主感光元件以及影象處理器聯合進行。

由於微單和行動式數碼相機沒有反光板結構,感光元件直接收到外界的光訊號,感光元件將這些光訊號源源不斷地轉為電子影象訊號,並傳輸給影象處理器。在自動對焦和鏡頭移動過程中,影象感測器將使用者所選焦點處的畫素進行取樣分析,將此位置亮度最高畫素與亮度最低畫素的亮度值進行比較,當兩者的差值最大時,即認為對焦成功。

至於兩者的區別,反差式自動對焦方式在微單的整個系統中沒有構成一個獨立的系統,原因本質除了內部沒有反光板結構外,節約相機的體積對微單來講也是相對關鍵的。相位差對焦除了需要額外的AF感測器和反光板,增加了系統的複雜程度之外,還增加了相機的體積。

微單和單反的含義

單反中的TTL內測光系統,即是在五稜鏡後方位置安上一個專用的測光感應器,推算出相機主感光元件的受光量,以便使用者能夠以測光系統的示數作為參考,手動調整曝光的各項引數。所以單反數碼相機的光學取景器(或者肩屏和主顯示屏)中,影象下方總有一個曝光參考讀數,此讀數根據進入鏡頭影像的不同亮度實時發生變化,熱愛體驗手動操控相機樂趣的使用者即是以測光表為參考確定曝光所需的正確設定,確保不會過曝或曝光不足。

對於微單來說,測光的過程並沒有單獨成為一套系統,內部也沒有如單反那樣複雜的測光感應器裝置。測光過程完全由相機的主感光元件和影象處理器完成,沒有反光板結構的情況下,光線直接照射到感光元件上,感光元件將光訊號轉換為影象訊號實時輸出到螢幕及影象處理器中,由影象處理器對這些影象訊號進行分析,並且最終得到正確的曝光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