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繼無人導致日本和服成為“瀕危服裝”

後繼無人導致日本和服成為“瀕危服裝”

日本報社刊出評論說,近些年來,日本和服出現了逐漸瀕危的狀況。分析稱,出於實用和方便考慮,絕大多數人選擇不穿和服;和服價格昂貴,以及和服裁縫店“後繼無人”都成為出現“和服瀕危”的狀況的因素。

和服,是能盡顯日本女人的優雅和溫柔的傳統服裝。在日本之外,慕“和服”之名而不遠千里前往日本,一睹和服真正風采的和服愛好者也不在少數。不少人認為,沒有任何服裝是能和日本的和服媲美的。和服就像可以穿的“時間膠囊”,有古老和傳統的氣息。其他很多國家的傳統穿著,已經只存在於我們的記憶之中。因此,和服更像傳統文化在現代世界裡的最後一點星火。

但是,這最後一點星星之火,或許不足以燎原了。和服作為日常服裝時期,在明治時期就已經結束。明治時期,法律也規定日本政府的官員和軍隊穿著西方服裝,同樣也鼓勵普通市民把他們的和服收進箱子,穿上西方的服裝。並且,日本已經對外開放,外來文化紛擁而至,壓縮了和服的生存空間。二戰日本投降後,緊接著又投入到復興的節奏中。和服笨重且不方便,不再適合時代。時至今日,除了藝伎所穿著,和服也只能在婚禮,喪禮和一些特殊節慶才能看到了。

據報道,近20年來,許多傳統和服制作店和公司都已經陸續關門,數量顯著減少。何以出現“和服瀕危”的狀況?

其實,絕大多數人選擇不穿和服,都是出於實用和方便的考慮。在人們不緊不慢地走路時,或者在坐人力車的時候,和服還算舒適的。但是,這些條件,對於不可能“開倒車”的日本來說,是達不到的了。今時今日,在非常擁擠的車廂裡穿著和服,只是純粹的煎熬和痛苦而已。此外,和服限制了一個人的行動,甚至禮儀也需要改變,很是麻煩。

由於和服已經在日本日常生活中消失相當長一段時間,現在,在日本,幾乎沒有女人可以獨自正確地穿好和服。因此,更加沒有人想為了一兩次穿和服的場合,而去了解和服背後的複雜。更糟糕的是,也幾乎已經沒有人知道,怎樣的和服才是“美”的和服,女人穿起和服,要怎樣才算“美”,或者說,也沒有人在意自己對和服“常識”的缺乏和無知。

和服價格,是讓多數人“望而生畏”的——一套極品和服,價格可以達到幾萬美元。有人真心喜愛和服,但買一套上檔次的和服再好好保養,不是普通日本人可以承擔的。因此,在需要用到和服的場合,大多數人都會選擇租借,而不是購買。這也是一個死迴圈,越少人買,和服越貴;和服越貴,越少人買。這樣高昂的價格就將和服自己逼到了懸崖邊上。

和服裁縫店恐怕很快就要“後繼無人”了。作為一個裁縫,或者布匹的紡織者,要真正能夠“扛大旗”,是需要經歷二三十年的學徒生涯的。然而,繼承一家和服店,二三十年勉強維持生計;進Sony工作,二三十年下來是高管。因此,現在和服店“當家的”後代,並沒有繼續“堅守陣地”的趨勢。再過十幾年,或者不容易找到和服裁縫了。

現在,大多人都有可能認為和服“命數已定,在劫難逃”。但是,事情或許不會糟糕到這個地步——或許,和服不至於消失於世。

據說,日本的一名藝伎“坐擁”200套和服。雖然她也會在非工作期間穿上西式服裝,但是,當媒體記者問她,是否認為和服能在現代日本社會存活下去時,她笑道:“當然會了,即使我是最後一個穿和服的,我也會繼續穿的!”而她,只是眾多熱愛和服的藝伎中的一個。

藝伎是和服的一個“大客戶”,她們或可保“瀕危”的和服“一息尚存”。只是,和服興盛的日子,恐怕再也不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