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世紀前的生活記憶:中山裝和列寧裝
半個世紀前的中國生活記憶:中山裝和列寧裝
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30萬軍民在天安門廣場集會,隆重舉行開國大典。毛澤東宣讀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生活在1949年的中國人,每人每天只能得到0.572公斤糧食,13克油,17克肉,2.3克水產品。
1949年,全國各地旱、凍、蟲、風、雹、水災相繼發生,尤以水災最為嚴重,被淹耕地約1億畝,災民約4000萬人。
新誕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在經濟基礎極為薄弱的情況下進行“戰後經濟恢復工作”。一窮二白,百廢待興,就是當時新中國的真實寫照。
上世紀50年代,百廢待興。
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樸素簡單如當時一首民謠所說:“四個兜的中山裝,小米高粱吃得香,幾戶人家一個莊,走親訪友靠步量。”
革命的激情,心中的理想,引領著上世紀50年代人們的生活,他們工作繁雜但沒有怨言,生活清苦但沒有牢騷,遇到困難也不氣餒。雖然他們曾經砸掉家裡的鐵鍋去大鍊鋼鐵,雖然他們曾經誤以為糧食畝產幾十萬斤,但他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無可厚非。
上世紀50年代生活關鍵詞:列寧裝、布拉吉、糧票、公共食堂、廣播體操、打麻雀、土地改革、公私合營、全民鍊鋼。
中山裝和列寧裝
新中國剛成立時,人們的服裝還保留著民國時期的樣式。城市市民一般穿側面開襟扣的長袍,婦女穿旗袍。農村男子一般穿中式的對襟短衣、長褲,婦女穿左邊開襟的短衫、長褲,有的還穿一條長裙。衣服面料多是機織的“洋布”、粗棉布、麻布。此外,還流行西裝和中山裝。
上世紀50年代以後,穿衣打扮與革命緊緊聯絡在一起。西裝和旗袍漸漸地被看作資產階級情調,在人們的生活中逐漸消失了幾十年。男人開始以中山裝為主裝,不再穿長袍馬褂子;女人穿的是對襟襖,不再“裹足不前”。特別是中山裝,成為中國最莊重也最為普通的服裝。
初期的中山裝上衣的鈕釦很多,四個口袋平平整整,但樣式過於呆板正統,缺乏創新。
那時擁有一套毛料中山裝是令人羨慕的事情,而在中山裝的右上口袋插上一支甚至兩支鋼筆,則是有知識、有文化的象徵。
後來,受革命的感召和對共產黨幹部的崇敬,中山裝引起了一些青年學生的追捧,有人根據中山裝的特點,設計出了款式更簡潔、明快的“人民裝”、“青年裝”和“學生裝”。
還有一種稍加改進的中山裝,就是將領口開大,翻領也由小變大,很受人們的歡迎。當時,共和國的領袖毛澤東就特別喜歡穿這一款式的中山裝。開國大典時,新中國的領導人第一次在天安門城樓上集體亮相,毛澤東和他身邊的領導人穿中山裝的形象,更是引起世界矚目。
建國初南京有童謠唱道:一進堂屋亮堂堂,房裡擺的大花床,姑娘穿的花衣裳,小夥子穿的“列寧裝”。新中國成立之初,蘇聯服裝成為當然的革命象徵,深深地影響著城鎮居民。“列寧裝”一度成為最流行的服裝。
“列寧裝”,因列寧在十月革命前後常穿而得名,它的式樣為西裝開領,雙排扣、斜紋布的上衣,有單衣也有棉衣,雙襟中下方均帶一個暗斜口袋,腰中束一根布帶,各有3粒鈕釦。
開始“列寧裝”本是男裝上衣,在中國卻演變出女裝,併成為與中山裝齊名的革命“時裝”。穿上“列寧裝”這種公認的“蘇式”衣服,顯得既形式新穎又思想進步,“列寧裝”一時成為政府機關女幹部的典型服式,因此也被稱為“幹部服”。
“列寧裝”或多或少帶有裝飾性元素——雙排鈕釦和大翻領,腰帶的作用有助於女性身體線條的凸顯。
這款服裝後來成了無數中國女性最崇尚、青睞的“時裝”,穿“列寧裝”、留短髮是那時年輕女性的時髦打扮,看上去樸素幹練、英姿颯爽。中國第一個女拖拉機手樑君、第一個女火車司機田桂英,都曾是“列寧裝”的模特,勞模的示範,帶動了時代的風尚潮流。
美中不足的是,當時“列寧裝”可供挑選的顏色並不多,清一色的藍、灰、黑,彰顯艱苦樸素的時代風氣。
“列寧裝”穿在葉琳琅飾演的女特務王曼麗身上,更讓人難忘。在一部以抗美援朝為背景的反特片《鐵道衛士》中,葉琳琅扮演的特務王曼麗是一個潛伏的女特務,“列寧裝”,直髮型,單布鞋,而並不是觀眾印象中女特務常有的花旗袍、燙髮頭和高跟鞋,難怪觀眾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