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見的百年婚禮和結婚照
紅五月,可真是結婚的好季節。讓咱們回顧一下百年來的婚禮和結婚照,看看咱們的祖輩是怎樣辦喜事的?再跟今天的結婚照做一對比,多麼有意思啊!
1911年辛亥革命後
1919年“五四”運動前
20世紀初的中國還在滿清的統治下結婚慶典仍保持著典型的傳統風格。雖然這時攝影技術已經傳入國內但是尚未啟蒙的人們害怕被“攝影”勾去了“魂”老祖宗們對“照相”懷著一種敬而遠之的畏懼心裡所以新人結婚很少有什麼結婚照。因此我們今天試圖用直觀的照片來回顧那時結婚的情景就十分困難。從稀少珍貴的傳世照片看當時結婚照不過是記錄夫妻合影的影像,還算不上嚴格意義上的結婚照。從清末民初極具歷史價值的一張照片中可以瞭解到當時人們結婚時的情景。
中國人結婚崇尚紅色新人是絕對不允許穿白色衣服的。圖中這張新人合影男的穿長袍馬褂女的穿長棉袍人物造型機械應屬這一時期。1913年,孫中山發動武裝討袁的“二次革命”失敗以後,袁世凱企圖派人暗殺他。孫中山被迫於這年8月初逃亡日本。他在日本重新集結革命力量,組織中華革命黨,準備發動討袁的“三次革命”。這時,宋慶齡的父親宋嘉樹正在為孫中山處理英文信件,宋慶齡剛從美國梅肯葦斯萊茵學院畢業,也來過東京看望父母親。在這一期間的日常接觸中,宋慶齡很仰慕孫中山的為人和革命精神。1915年3月,孫中山將分居多年的盧氏夫人從澳門接到東京,經過協議,辦理了離婚手續。後來,孫中山寫信給宋慶齡,問她是否願意來日本和他共同生活,並參加革命工作,宋慶齡欣然同意。1915年10月24日,宋慶齡到達東京,住在日本朋友頭山滿先生夫婦家。第二天(1915年10月25日),孫中山和宋慶齡在東京律師和田瑞家舉行了婚禮。他們委託律師和田瑞到東京市政廳辦理了結婚登記,並由這位律師主持簽訂了婚姻誓約書。
婚紗首次在我國亮相
隨著20年代初西方文化的傳入婚紗首次在我國亮相。從海外留學歸來的先生小姐不少人已經信奉了基督教他們一般選擇在教堂舉行婚禮新郎打領結穿西裝禮服新娘披婚紗戴白色手套手握紅玫瑰代替花轎的是綴滿鮮花的小汽車新人在親朋好友的簇擁下步入莊嚴的教堂。代替喜娘的是西式的司儀新人交換戒指互致親吻在大家的注目下新郎將新娘抱進車內去渡他們的新婚蜜月。
圖中這張20年代的婚禮合影照後面的建築物是教堂新娘新郎以及賓客小花童的服飾都很西化他們的婚禮也是西式婚禮。林徽因跟樑思成舉辦婚禮的時候,她的結婚禮服是自己設計的,風格一如其人,可謂獨出心裁。
1923年,冰心以優異的成績取得美國威爾斯利女子大學的獎學金。出國留學前後,開始陸續發表總名為《寄小讀者》的通訊散文,成為中國兒童文學的奠基之作,20歲出頭的冰心,已經名滿中國文壇。
1923年8月,在去美國的傑克遜總統號郵輪上,冰心與吳文藻相識。冰心在波士頓的威爾斯利女子大學研究院攻讀文學學位,吳文藻在達特默思學院攻讀社會學,他們從相互的通訊中,逐漸加深瞭解。冰心回國後,先後在燕京大學、北平女子文理學院和清華大學國文系任教,當時住在燕京大學(今北大)燕南園女教師宿舍。
1929年6月15日,冰心與學成歸國的吳文藻在燕京大學臨湖軒舉行婚禮,司徒雷登主持了他們的婚禮。冰心的婚禮只花費了34塊銀元。由於沒有正式的住房,他們的新婚之夜在北京城西邊大覺寺度過。冰心與吳文藻的結婚照是後來補拍的。
30年代西式服裝大行其道。在上海等大城市開始流行穿白色婚紗禮服一般新娘穿白色婚紗禮服手捧鮮花頭戴白色長紗長達五六米新郎穿黑色大禮服白硬領襯衫戴黑領結手捧黑呢高帽和白色手套另外還有男女二位儐相也穿大禮服和白紗陪著一對新人舉行婚禮後就在教堂內與雙方家長證婚人等拍攝合影照這就是起初的婚紗照這種型別的結婚照一直延續到50年代。
40年代前後白色婚紗禮服已經成為一種風氣婚紗照由教堂合影逐步轉移到照相館程式上也由舉行婚禮後拍照改為婚禮膠拍照人數由集體合影演變為二大二小的四人合影進而發展到只有新郎新娘二人合影從此風行名副其實的婚紗照。
20世紀50年代和6070年代的結婚照差不多,幾乎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在那個階級鬥爭、政治掛帥的時代敢穿婚紗和西服的人恐怕不多否則要被說成嚮往資產階級生活方式。結婚是人性的需要也被排在其次取而代之的是革命的需要工作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