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長莫及意思
注音 ㄅㄧㄢ ㄔㄤˊ ㄇㄛˋ ㄐㄧˊ
拼音 biān cháng mò jí
釋義 鞭:馬鞭子;莫:不;及:夠得上。馬鞭雖長;但打不到馬肚子上。原意是說即使有力量;也使不得;因為馬肚子不是鞭打的地方。後比喻力量達不到。
成語出處 清 昭槤《嘯亭續錄 魏柏鄉相公》:“滇、黔、蜀、粵地方邊遠,今將滿兵遽撤,恐一旦有變,有鞭長莫及之虞。”
簡體字 鞭长莫及
常用程度 常用
感情色彩 中性
成語辨形 莫:不能寫作“模”。
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楚莊王派申舟訪問齊國,途中必經宋國。按理來說,經過宋國應事先通知宋國,然而楚莊王自恃楚國為大國,不把宋國放在眼裡,就沒通知宋國。
宋國國君知道了後,十分氣憤,將申舟扣留下來。大臣華元對國君說:“楚國事先未有通知,便是把我國當作已亡,領土已歸屬於他。我們必須維護獨立主權的尊嚴,不能受這種侮辱!就算楚國要發兵進攻,大不了就亡國。但我們寧可戰敗,也不服屈辱!”
宋國國君聽了後,處死了申舟,並隨時迎接楚國的進攻。
楚莊王得知訊息後,果然派兵進攻宋國,並將宋國都城睢陽團團圍住。雙方相持了好幾個月,楚國也未能取勝。
第二年春,宋國派大夫樂嬰向晉國求助。晉景公準備出兵為宋國平反時,大夫伯宗勸道:“‘雖鞭長,不及馬腹(鞭子再長,也打不到馬的肚子)’,我們又怎能管得了楚國呢?”
英語翻譯 beyond one's ability to
日語翻譯 蔾が長くても馬腹(ばふく)には及ばない;力の及ばないことのたとえ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ㄅㄧㄢ ㄔㄤˊ ㄇㄛˋ ㄐㄧˊ
拼音 biān cháng mò jí
成語解釋 馬鞭雖長,但距離太遠,打不到馬腹。比喻力量有所不及。語本《左傳.宣公十五年》。
【語義說明】比喻力量有所不及。
【使用類別】
用在「能力不足」的表述上。
【成語造句】<01>對偏遠地區居民的照顧,政府常有鞭長莫及之感。
<02>我們行動如果迅速,對方就是發覺,也鞭長莫及了。
<03>他的父母都在國外,對於他的管教顯然有些鞭長莫及。
<04>兩個子女與我相隔那麼遠,我就是想照顧也是鞭長莫及。
<05>古代地方官所作所為,朝廷有時也鞭長莫及,難以管束。
<06>遠水救不了近火,他在高山上出事,我就是想救援也鞭長莫及啊!
<07>歹徒以為躲在山上,警方鞭長莫及,可以苟喘一時,沒想到才幾天就被逮捕歸案。
<08>許多父母把年幼孩子送往國外,由於鞭長莫及,對孩子們的生活狀況便無法掌握。
成語典故 《左傳.宣公十五年》宋人使樂嬰齊告急于晉,晉侯欲救之。伯宗曰:「不可古人有言曰:『雖鞭之長,不及馬腹。』天方授楚,未可與爭。雖晉之彊,能違天乎?諺曰:『高下在心。』川澤納汙,山藪藏疾,瑾瑜匿瑕,國君含垢,天之道也,君其待之。」乃止。
典故說明 據《左傳.宣公十五年》載,春秋時楚莊王派申舟出使齊國,出使路上要經過宋國。按照各國相交的禮節,要路過那一國,必須得到該國的允許,但楚莊王仗著國力強盛,要申舟不用通知宋國,直接過去就是。申舟說:「如果不先告知就硬闖,宋國人可能會殺了我。」楚莊王說:「宋國要是敢殺了你,我就派兵攻打他們。」這種沒把宋國放在眼裡的作法果然激怒了宋國,於是把申舟殺了。楚莊王聽到申舟被殺的消息,氣得立即發兵攻打宋國,將宋國的都城團團圍住。雙方相持了幾個月,楚軍還是沒有取勝。第二年春天,宋國派大夫樂嬰齊到晉國求援。晉景公召集大臣商議,準備出兵援救,大夫伯宗勸阻說:「宋國發生危難,基於道義,我們是應該答應出兵相救。但古人曾說:『馬鞭雖長,但也無法打到馬腹。』目前楚國正受到上天保佑,是國勢最盛的時候,晉國雖然強大,能違反天意嗎?俗話說:『高高低低,都在心裡。』江河湖泊中有汙泥濁水,山林草叢中藏有毒蟲猛獸,潔白的美玉中隱藏斑痕,忍受一點恥辱,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您還是忍一忍吧!目前暫不出兵,等楚國國勢衰退以後再說吧!」晉景公聽了伯宗這一段話後,於是停止發兵。後來「鞭長莫及」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力量有所不及。
近義成語力不從心 力所不及 力有未逮
反義成語力所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