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客奪主意思

注音 ㄒㄨㄢ ㄎㄜˋ ㄉㄨㄛˊ ㄓㄨˇ

拼音 xuān kè duó zhǔ

釋義 喧:喧譁。客人的聲音壓倒了主人的聲音。比喻外來的或次要的事物佔據了原有的或主要的事物的位置

成語出處 清·李慈銘《越縵堂詩話》下卷:“採石磯、棗陽城等,皆詠宋人勝金之事,喧客奪主,殊為非體。”

簡體字 喧客夺主

常用程度 一般

感情色彩 中性

相似詞 喧賓奪主

英語翻譯 A boisterous guest usurps the place of the host.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ㄒㄩㄢ ㄎㄜˋ ㄉㄨㄛˊ ㄓㄨˇ

拼音 xuān kè duó zhǔ

成語解釋 義參「喧賓奪主」。見「喧賓奪主」條。

成語典故 此處所列為「喧賓奪主」之典源,提供參考。※#清.趙翼《廿二史劄記.卷九.宋齊梁陳書.宋齊書帶敘法》1>《宋書》有帶敘法,其人不必立傳,而其事有附見於某人傳內者,即於某人傳內,敘其履歷以畢之,而下文仍敘某人之事。……至如〈劉義慶傳〉,因敘義慶2>好延文士鮑照3>等,而即敘鮑照,字明遠,文詞贍逸4>;又因照文詞贍逸,而即載其〈河清頌〉一篇二千餘字,並敘照懼孝武忌其才,故為鄙言累句5>以免禍,而其下又重敘義慶之事,以完本傳,遂覺一傳中,義慶事轉少,鮑照事轉多,此未免喧客奪主矣。〔注解〕(1)典故或見於清.阮葵生《茶餘客話.卷二○.以花薰酒》。(2)義慶:劉義慶(西元403?444),南朝宋彭城人。本長沙景王道鄰之子,因臨川王道規無子,出繼為嗣子,襲封為臨川王。歷任丹陽尹、荊州刺史、江州刺史。性簡素,寡嗜欲,愛好文學,卒諡康。(3)鮑照:西元421?465?,字明遠,南朝宋東海人。文詞贍逸,詞采華麗,常表現慷慨不平的思想情感,在劉宋一代的詩人中最為特出。曾為前軍參軍,世稱為鮑參軍。(4)文詞贍逸:文詞富麗超絕。(5)鄙言累句:粗俗的言詞,累贅的文句。〔參考資料〕清.阮葵生《茶餘客話.卷二○.以花薰酒》馮開之嘗云:「用三白酒或雪酒,不滿瓶,虛二三寸,編竹為十字或井字障口,不令有餘不足。新摘茉莉數十朵,線繫其蒂懸竹下,令齊,離酒一指許,用紙封固,尋日香透。」余倣為之,香則噴鼻而酒味變矣。不論酒而論香,是為喧客奪主,開之未解此中趣者。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喧賓奪主」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喧賓奪主」原作「喧客奪主」,意思是主人邀客前來,客人卻喧鬧囂張到反客為主。在趙翼的《廿二史劄記》中使用了這句成語。清代文人趙翼長於史學,曾著《廿二史劄記》一書,討論二十二部歷代正史的編纂方式及其優缺點,並考訂修正重要史事。在講到南朝時的《宋書》、《齊書》時,介紹這二本史書有帶敘法,即是在為某人立傳時,如講到與此人有關的另一人,會在下文帶出這人的生平事蹟。如在劉道規的傳記裡,講到他在攻打徐道覆時,以劉遵為將,因而贏得勝利。下面就接著簡述劉遵這個人的生平,講完後再重回劉道規的事,這就是所謂的帶敘法。這種方法是有好處的,因為如果每個人都要寫傳記的話,實在寫不勝寫,但有些人有事蹟可說,不寫可惜。這樣既可省去多傳的繁瑣,又不至於埋沒這些人,實在是個寫史書的好方法。不過,有時也有缺陷,像在〈劉義慶傳〉裡,因為敘述到他愛與文士鮑照等人交朋友,於是用了很大篇幅來寫鮑照,才又回到劉義慶,使得整篇傳記裡,主人翁劉義慶的事顯得較少,而鮑照的事反而變多,這樣顯然模糊了焦點。趙翼用「喧客奪主」來形容〈劉義慶傳〉的整體效果,為客的鮑照篇幅過大,反而搶盡主人劉義慶的風頭。「喧客奪主」就是「喧賓奪主」,指賓客聲勢強大,占了主人的位置,反客為主。

近義成語

反義成語

相關漢字成語:
相關漢字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