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顧茅廬意思

注音 ㄙㄢ ㄍㄨˋ ㄇㄠˊ ㄌㄨˊ

拼音 sān gù máo lú

釋義 指誠心誠意地邀請、拜訪有專長的賢人。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蜀志 諸葛亮傳》:“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簡體字 三顾茅庐

常用程度 常用

感情色彩 中性

成語辨形 廬,不能寫作“蘆”。

相似詞 禮賢下士

相反詞 拒人千里妄自尊大

成語故事 三顧茅廬  漢末,黃巾事起,天下大亂,曹操坐據朝廷,孫權擁兵東吳,漢宗室豫州牧劉備聽徐庶(三國時著名謀土)和司馬徽(三國時著名謀士)說諸葛亮很有學識,又有才能,就和關羽、張飛帶著禮物到隆中(現今湖北襄陽縣)臥龍崗去請諸葛亮出來幫助他替國家做事。恰巧諸葛亮這天出去了,劉備只得失望地轉回去。不久,劉備又和關羽、張飛冒看大風雪第二次去請。不料諸葛亮又出外閒遊去了。張飛本不願意再來,見諸葛亮不在家,就催著要回去。劉備只得留下一封信,表達自己對諸葛亮的敬佩和請他出來幫助自己挽救國家危險局面的意思。過了一些時候,劉備吃了三天素,準備再去請諸葛亮。關羽說諸葛亮也許是徒有一個虛名,未必有真此才實學,不用去了。張飛卻主張由他一個人去叫,如他不來,就用繩子把地捆來。劉備把張飛責備了一頓,又和他倆第三次訪諸葛亮。到時,諸葛亮正在睡覺。劉備不敢驚動他,一直站到諸葛亮自己醒來,才彼此坐下談話。諸葛亮見到劉備有志替國家做事,而且誠懇地請他幫助,就出來全力幫助劉備建立蜀漢皇朝。“三國演義”把劉備三次親自敦請諸葛亮的這件事情,叫做“三顧茅廬”。諸葛亮在著名的“出師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之句。於是後世人見有人為請他所敬仰的人出來幫助自己做事,而一連幾次親自到那人的家裡去的時候,就引用這句話來形容敦請人的渴望和誠懇的心情。也就是不恥下問,虛心求才的意思。

英語翻譯 call on sb. repeatedly

日語翻譯 三顧の礼(さんこのれい)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ㄙㄢ ㄍㄨˋ ㄇㄠˊ ㄌㄨˊ

拼音 sān gù máo lú

成語解釋 指漢末劉備往訪諸葛亮,凡三次,才得見。◎語本三國蜀.諸葛亮〈前出師表〉。後用「三顧茅廬」比喻對賢才真心誠意的邀請、拜訪。△「初出茅廬」

【語義說明】比喻對賢才真心誠意的邀請、拜訪。
【使用類別】
用在「誠心求賢」的表述上。
【成語造句】
<01>董事長以三顧茅廬的誠心,到處延攬人才。
<02>由於校長三顧茅廬的誠意,終於請來李博士蒞校任教。
<03>為了表示誠意,我決定三顧茅廬,請王先生出馬協助。
<04>他這個人恃才傲物,若不是你三顧茅廬,他哪會答應幫助我們。
<05>他已經退隱山林多年,現在想請他重新出馬,看來得要三顧茅廬
<06>老王不忍心拒絕楊經理三顧茅廬的誠意,最後決定到他公司任職。
<07>他是我老闆三顧茅廬地求來的人才,聽說對改善經營的策略很有一套。
<08>企業經營者應該用三顧茅廬的誠意,向專家虛心請教有關管理方面的意見。

成語典故 ◎1三國蜀.諸葛亮〈前出師表〉(據《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引)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1>,猥自枉屈2>,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3>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4>。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閒,爾來二十有一年矣。〔注解〕(1)卑鄙:地位卑微低賤。自謙之詞。(2)猥自枉屈:委曲貶低自己的身分。猥,音ㄨㄟˇ。(3)諮:音ㄗ,通「咨」,商量、詢問。(4)驅馳:奔走效力。◎2《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

典故說明 東漢末年天下紛亂,打著「復興漢室」名號起兵的劉備,在屯田新野時,從徐庶口中得知避居在南陽隆中的諸葛亮是個能人,於是前去拜訪,一連去了三次,才見到人。諸葛亮在〈前出師表〉中提到了這件事:「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劉備不顧身分,一連三次專程拜訪的誠心,終於感動諸葛亮答應出山替他奔波效力。後來「三顧茅廬」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對賢才真心誠意的邀請、拜訪。

近義成語不恥下問 求賢若渴 握髮吐哺 禮賢下士

反義成語

相關漢字成語:
相關漢字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