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水一戰意思
注音 ㄅㄟˋ ㄕㄨㄟˇ ㄧ ㄓㄢˋ
拼音 bèi shuǐ yī zhàn
釋義 背:背向;水:指江河;背水:背後是水;表示沒有退路。原作“背水陣”;背後臨近河水擺陣;或佈下的陣勢。後來指處於絕境之中;為求出路而決一死戰。
成語出處 宋 秦觀《將帥》:“韓信之擊趙,非素拊循士大夫也,背水一戰而擒趙王歇,斬成安君,是不在乎任之久近也。”
簡體字 背水一战
常用程度 常用
感情色彩 中性
成語辨形 戰,不能寫作“站”。
相反詞 重整旗鼓
成語故事 楚漢相爭的時候,劉邦命手下大將韓信領兵攻打趙國。趙王帶了二十萬大軍在太行山的井陘關迎擊。
當時,韓信只帶了一萬二千人馬。為了打敗趙軍,他將一萬人駐紮在河邊列了一個背水陣。另外派兩千輕騎潛伏在趙軍軍營周圍。交戰後,趙營二十萬大軍向河邊的一萬漢軍殺來。漢軍面臨大敵,後無退路,只能拼死奮戰。這是潛伏的那兩千士兵乘虛攻進趙營。趙軍遭到前後夾擊,很快被韓信打敗。 戰後有人問韓信:“背水列陣乃兵家大忌,將軍為何明知故犯?”韓信笑著說:“置之死地而後生,這也是兵書上有記載的呀。”
英語翻譯 be forced to stand an fight
日語翻譯 背水(はいすい)の陣をしいて一戦を艕(まじ)える;最後の決戦をする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ㄅㄟˋ ㄕㄨㄟˇ ㄧ ㄓㄢˋ (變) ㄅㄟˋ ㄕㄨㄟˇ ㄧˊ ㄓㄢˋ
拼音 bèi shuǐ yī zhàn(變)bèi shuǐ yí zhàn
成語解釋 「背水一戰」的「背水」,就是背對著河流,毫無退路的意思。「背水一戰」比喻抱著必死的決心,奮戰取勝。※語或本《尉繚子.天官》。△「孤注一擲」、「破釜沉舟」
【語義說明】比喻抱著必死的決心,奮戰取勝。
【使用類別】
用在「勇猛奮戰」、「奮力一搏」的表述上。
【成語造句】<01>同志們!我們已無退路,準備背水一戰吧!
<02>今年再考不上,我就沒機會了,我只有背水一戰!
<03>如今我們陷入重圍,只好背水一戰,殺出一條血路。
<04>我們已下定背水一戰的決心,一定要衝出敵軍的包圍。
<05>事到如今,就剩這點資源,大家背水一戰,全力一搏吧!
<06>雖然局勢極為危險,但為了死裡求生,只好背水一戰了。
<07>形勢已不容我軍有後退之路,大家只有背水一戰,和敵人拚一死活了!
<08>下場比賽已不能再輸,希望大家齊心協力,做好背水一戰的心理準備。
成語典故 ※《尉繚子.天官》梁惠王問尉繚子曰:「黃帝刑德,可以百勝,有之乎?」尉繚子對曰:「刑以伐之,德以守之,非所謂天官時日陰陽向背也。黃帝者,人事而已矣。何者?今有城,東西攻不能取,南北攻不能取,四方豈無順時乘之者邪?然不能取者,城高池深,兵器備具,財谷多積,豪士一謀者也。若城下池淺守弱,則取之矣。由是觀之,天官時日,不若人事也。案《天官》1>曰:「背水陳2>為絕紀3>,向阪4>陳為廢軍5>。」武王伐紂,背濟水向山阪而陳,以二萬二千五百人,擊紂之億萬而滅商,豈紂不得天官之陳哉!〔注解〕(1)《天官》:古代泛論陰陽、干支、天文星象之書。(2)陳:音ㄓㄣˋ,同「陣」,軍隊之陣列、部署。(3)絕紀:或本作「絕地」,毫無生路之地。(4)阪:山坡。(5)廢軍:無戰力之軍。
典故說明 「背水一戰」原作「背水陳」。戰國時,梁惠王問尉繚子說:「我聽說黃帝有刑德之說,靠它可以百戰百勝,有這回事嗎?」尉繚子說:「不是這樣的,黃帝的刑德之說,是指用武力討伐敵人,用文德治理天下,和國君所要追求的流年方位無關。假設今天有一座城池,用什麼方法都攻不下來,如果按陰陽五行,難道沒有任何吉時是適宜攻城的嗎?其實這座城會無法攻破,完全是因為它的防護堅固,城內兵器完備,糧食物資充足,又有豪傑之人同心協力的固守。如果不是這樣,城就很容易攻下了。這樣看來,要找良辰吉日不如多花心思在行動策略上。《天官》中曾說:『背靠著水部陣,等於是把部隊置於死地;面對著山坡擺陣,簡直是自廢兵力。』但想當初武王伐紂時,就是背著濟水、面對牧野山坡列陣,以二萬多人的兵力,去迎戰紂王的數十萬大軍,那紂王不是得了《天官》書中的陣式之利,必勝無疑嗎?但是後來武王仍然打贏這場仗,滅了商朝。所以能百戰百勝並不在於選對良辰吉日,而完全是人的努力。」這裡提到了「背水陳」,也就是「背水布陣」的意思,可能就是後來「背水一戰」這句成語的出處,用來比喻抱著必死的決心,奮戰取勝。
近義成語孤注一擲 背城借一 破釜沉舟
反義成語臨陣脫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