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草驚蛇意思

注音 ㄉㄚˇ ㄘㄠˇ ㄐㄧㄥ ㄕㄜˊ

拼音 dǎ cǎo jīng shé

釋義 打草時驚動伏在草中的蛇。原比喻懲治甲方以警告乙方或甲受到打擊懲處;使乙感到驚慌。後多比喻行動不慎不嚴密而驚動對方。

成語出處 宋 鄭文寶《南唐近事》:“魯乃判曰:‘汝雖打草,吾已蛇驚。’為好事者口實焉。”

簡體字 打草惊蛇

常用程度 常用

感情色彩 中性

成語辨形 驚,不能寫作“警”。

相似詞 操之過急因小失大

相反詞 欲擒故縱引蛇出洞

成語故事   唐朝的時候,有一個名叫王魯的人,他在衙門做官的時候,常常接受賄賂、不遵守法規。有一天,有人遞了一張狀紙到衙門,控告王魯的部下違法、接受賄賂。王魯一看,狀紙上所寫的各種罪狀,和他自己平日的違法行為一模一樣。王魯一邊看著狀紙,一邊發著抖:“這…這不是在說我嗎?”

  王魯愈看愈害怕,都忘狀紙要怎麼批,居然在狀紙上寫下了八個大字:“汝雖打草,吾已蛇驚。”意思就是說你這樣做,目的是為了打地上的草,但我就像是躲在草裡面的蛇一樣,可是被大大的嚇了一跳了!

英語翻譯 act rashly and alert the enemy

日語翻譯 粗忽 (そこつ)をして相手 (あいて)に感 (かん)づかれている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ㄉㄚˇ ㄘㄠˇ ㄐㄧㄥ ㄕㄜˊ

拼音 dǎ cǎo jīng shé

成語解釋 擊打草叢以嚇走蛇。比喻某甲受到懲戒,而使某乙、丙等知所警惕。※#語或本宋.鄭文寶《南唐近事》卷二。後用「打草驚蛇」比喻對付敵人時,行事不密,致使對方有所警覺,而預先防備。

一、【語義說明】擊打草叢以嚇走蛇。
【使用類別】
用在「事先防備」的表述上。
【成語造句】
<01>在野外要進入草叢時,切記要先打草驚蛇
<02>我爬山時一定帶根棍子,既可以當柺杖,又可以打草驚蛇。二、【語義說明】比喻行事不密,致使對方有所警覺,而預先防備。
【使用類別】
用在「事機敗露」的表述上。
【成語造句】
<01>這件事急不得,表面要裝鎮定,以免打草驚蛇
<02>大家先不動聲色,免得打草驚蛇,讓他跑了。
<03>警方守候多日,就是怕打草驚蛇,讓歹徒溜了。
<04>對方似仍未察覺,我們先按兵不動,免得打草驚蛇
<05>警方為了避免打草驚蛇,所以派出便衣警察埋伏在四周。
<06>你調動這麼多警力,豈不打草驚蛇?歹徒當然早就跑掉了。
<07>這件事得不動聲色慢慢跟他磨,否則一打草驚蛇後,很難說服他。
<08>這個計謀的關鍵在於避免打草驚蛇,等對方鬆懈後,可一舉進攻。

成語典故 ※#宋.鄭文寶《南唐近事》卷二1>王魯為當塗宰2>,頗以資產為務。會部民連狀訴3>主簿4>貪賄於縣尹5>,魯乃判曰:「汝雖打草,吾已虵(蛇)驚。」為好事者口實6>焉。〔注解〕(1)典故或見於《祖堂集.卷七.雪峰和尚》。(2)當塗宰:當塗縣的最高行政長官。當塗,地名,或為今安徽省當塗縣。(3)訴:告狀、控告。(4)主簿:職官名。主管文書簿籍及印鑑。(5)縣尹:職官名。一縣的首長,此指當塗縣尹王魯。(6)口實:談話、批評的內容。〔參考資料〕《祖堂集.卷七.雪峰和尚》師云:「老僧在仰山時,仰山拈經中語問大眾:『剎說、眾生說、三世一切說。為什摩人說?』無人對。云:『養子代老。』借此問闍梨,闍梨作摩生道?」玄沙遲疑。師卻云:「你問我,我與你道。」玄沙便問,師便向面拶身云:「摑!摑!」報慈拈問臥龍:「話是仰山話,舉是雪峰舉,為什摩雪峰招摑?」龍云:「養子代老。」慈云:「打草驚虵(蛇)。」

典故說明 在宋朝鄭文寶所著的《南唐近事》一書中,曾記載這麼一個故事:王魯,南唐人,生卒年不詳,曾任當塗縣的縣令。他在任上時,貪汙收受錢財。有一天,他在府裡批示案件,其中有一個案件是地方百姓聯名控告主簿貪收賄賂。王魯看了嚇一跳,事實上收賄的不只主簿一人,他也有份,於是在卷宗上批示:「你們雖然只是用棍子打草叢,但是我就像藏身在草叢中的蛇,已經有所警惕。」這件事一經傳揚出去,成為好事的人取笑批評的話柄。後來「打草驚蛇」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行事不密,致使對方有所警覺,而預先防備。

近義成語

反義成語不動聲色

相關漢字成語:
相關漢字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