恬不知恥意思

注音 ㄊㄧㄢˊ ㄅㄨˋ ㄓㄧ ㄔㄧˇ

拼音 tián bù zhī chǐ

釋義 指對卑劣的或不光彩的行為安然處之;不以為恥。恬:安然、滿不在乎。

成語出處 宋 呂祖謙《東萊博議 衛禮至殺邢國子》:“衛禮至行險僥倖而取其國,恬不知恥,反勒其功於銘,以章示後。”

簡體字 恬不知耻

常用程度 常用

感情色彩 貶義

成語辨形 恬,不能寫作“括”。

相似詞 厚顏無恥滿不在乎

相反詞 無地自容

成語故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撫州臨川——今江西人,為神宗時宰相,主持變法(列寧曾稱其為“中國十一世紀時的改革家”)。崔公度有口吃病,不健談,但頭腦異常清醒聰明,讀書過目不忘。他作的賦深得歐陽修、王安石、韓琦等名士的賞識。公度布衣出身,朝中無親朋可依靠,於是專以順附諂媚王安石為務,經常不分晝夜向王安石請安,即使在廁中相遇,也莫不誠惶誠恐。一次他尾隨王安石之後,手執其衣帶尾,王安石回顧疑惑不解,公度卻笑著說:“相公,您的衣帶有點汙垢,我已小心地用袍袖擦乾淨了。”見者無不恥笑,而他自己卻不以為恥。

英語翻譯 shameless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ㄊㄧㄢˊ ㄅㄨˋ ㄓ ㄔˇ

拼音 tián bù zhī chǐ

成語解釋 「恬不知恥」,典源作「恬然不恥」。形容有過錯卻安然不以為恥。語本唐.馮贄《雲仙雜記.卷八.毛詩卷染油代燭》。△「寡廉鮮恥」

【語義說明】有過錯卻安然不以為恥辱。貶義。
【使用類別】
用在「不知羞恥」的表述上。
【成語造句】
<01>他做出那些醜事後,竟然還恬不知恥地到處張揚。
<02>人一旦利欲薰心,道德良知被蒙蔽,就會漸漸變得恬不知恥,失去人格。
<03>做出這種人神共憤的事,你竟然還恬不知恥,難道就真的沒有一點良知嗎?
<04>這個人竟然剽竊別人尚未發表的作品,還大言不慚地反誣別人抄襲,真是恬不知恥
<05>這個嫌犯真是恬不知恥,明明做了壞事,反而將過錯推到被害人身上,實在不可理喻。

成語典故 唐.馮贄《雲仙雜記.卷八.毛詩卷染油代燭》倪芳飲後,必有狂怪1>,恬然2>不恥。或以《毛詩》3>卷染油代燭,醉遊徹曉4>。〔注解〕(1)狂怪:瘋狂怪異的行為。(2)恬然:安然自得的樣子。恬,音ㄊ|ㄢˊ。(3)《毛詩》:今本《詩經》,為毛亨傳注,故又稱《毛詩》。《詩經》在漢代有齊、魯、韓、毛四家之學,獨存《毛詩》,流傳至今。(4)徹曉:整個晚上到天亮。

典故說明 「恬不知恥」原作「恬然不恥」。唐馮贄作的《雲仙雜記》,雜載古今逸事。書中記載一個叫做倪芳的人,他的個性不受拘束又特別古怪。平常喜歡喝酒,喝了酒後行為常瘋瘋癲癲,怪裡怪氣,並作一些怪異的舉動,一點也不覺得可恥。有一天,他喝完酒後,把《毛詩》這本書卷了卷,再沾上油當作蠟燭。他點著這個蠟燭,拿著它到外面遊盪了一夜。後來「恬不知恥」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有過錯卻安然不以為恥。

近義成語厚顏無恥 寡廉鮮恥

反義成語行己有恥

相關漢字成語:
相關漢字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