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發制人意思

注音 ㄒㄧㄢ ㄈㄚ ㄓㄧˋ ㄖㄣˊ

拼音 xiān fā zhì rén

釋義 發:開始行動;制:制服。指爭取主動;先動手來制服對方。現泛指先下手爭取主動。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項籍傳》:“先發制人,後發制於人。”

簡體字 先发制人

常用程度 常用

感情色彩 中性

成語辨形 制,不能寫作“質”。

相似詞 先聲奪人先下手為強

相反詞 後發制人

成語故事   秦朝未年,為了反抗暴政,各地人民紛紛起義。其中又以陳勝和吳廣率領的百姓起義聲勢浩大。當時有個叫殷通的會稽郡守也想趁機推翻秦朝,所以就請來當時在吳國避難的項梁和項羽叔侄倆人共商大事。
  項梁和項羽在當地廣結了許多知名人士和有才智的人,加上兩人本身熟悉兵法,因此很受當地百姓的敬仰。項梁對殷通說:“現在各地義軍紛紛起義,所以現在正是消滅秦國的最好機會,當然先起義發動的人就可以得到先機,我們應該早點起義才是。”項梁看出殷通性格膽怯,難成大事,於是就叫項羽把他殺死,並收服了他的部下。另一方面,他又不斷徵集人馬,壯大軍隊,並且打出滅秦的旗號。而項羽就是後來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西楚霸王”。

英語翻譯 dominate the enemy by striking first

日語翻譯 先(さき)んずれば人(ひと)を制(せい)す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ㄒㄧㄢ ㄈㄚ ㄓˋ ㄖㄣˊ

拼音 xiān fā zhì rén

成語解釋 凡事先下手取得先機,才能制伏對方。#語本《史記.卷七.項羽本紀》。

【語義說明】凡事先下手取得先機,才能制伏對方。
【使用類別】
用在「果敢決斷」的表述上。
【成語造句】
<01>在戰場上對決,要先發制人,搶得先機。
<02>想不到對方一出手,就先發制人將他的軍。
<03>敵人軍力強過我,得趁其不備,先發制人才行。
<04>你可以在他開口前,就先發制人跟他提出要求。
<05>我們就來個先發制人,放出風聲,看他的回應。
<06>對付這種人,就是要先發制人,讓他措手不及。
<07>今天談判的勝負,就看哪方能先發制人,搶得先機。
<08>我們在這兒等著,一有狀況,就先發制人發動進攻。
<09>這場球賽我隊要先發制人,若讓對方搶得先機,要勝就難了。
<10>想不到他來個先發制人,未等我坐定,就向我興師問罪起來。

成語典故 #《史記.卷七.項羽本紀》秦二世1>元年七月,陳涉2>等起大澤3>中。其九月,會稽守4>通5>謂梁6>曰:「江西7>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時也。吾聞先即制人,後則為人所制。吾欲發兵,使公及桓楚8>將9>。」是時桓楚亡在澤中。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處,獨籍知之耳。」梁乃出,誡籍持劍居外待。梁復入,與守坐,曰:「請召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曰:「諾。」梁召籍入。須臾,梁眴籍曰:「可行矣!」於是籍遂拔劍斬守頭。〔注解〕(1)秦二世:胡亥,秦始皇子。秦始皇死後即位,稱二世。(2)陳涉:陳勝(??西元前208),字涉,秦陽城人。秦二世時,與吳廣起兵,天下之士苦秦苛政,相率歸向。旋自立為楚王,勢力頗大,後為其部下莊賈所殺。(3)大澤:地名。即大澤鄉,地約當在今安徽宿縣西南。(4)會稽守:會稽郡守。會稽,音ㄍㄨㄟˋ ㄐ|,浙江省舊縣名,今與山陰縣合併為紹興縣。守,郡守,職官名。秦時一郡最高的行政首長。(5)通:殷通,生卒年不詳。秦二世時為會稽郡守,後為項羽所殺。(6)梁:項梁,生卒年不詳。楚將項燕的兒子,項羽的叔父。秦末,陳勝起兵,梁與籍共起兵吳中以應之,後為秦將章邯所敗而死。(7)江西:此指浙江以西,即大澤一帶。(8)桓楚:人名,生卒年不詳。(9)將:音ㄐ|ㄤˋ,率領。〔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漢書.卷三一.陳勝項籍傳.項籍》

典故說明 據《史記.卷七.項羽本紀》載,秦朝末年,項梁和他的姪子項羽住在吳中,因為項梁足智多謀,兩人頗受地方敬重。秦二世元年,陳勝等人從大澤起義抗秦,會稽郡守殷通將項梁找來,對他說:「浙江以西都已經造反了,這是上天要亡秦國。我曾聽人說過,凡事先下手取得先機,才能制伏對方,否則將被人所制。所以我也想趁此時發動軍隊抗秦,並請您和桓楚統率軍隊。」項梁不想和殷通合作,便與項羽用計把殷通殺了,並接管會稽郡與殷通的軍隊,立下日後抗秦大業的基礎。這裡的原文「先即制人,後則為人所制」,後來演變成「先發制人」這句成語,比喻凡事先下手取得先機,才能制伏對方。

近義成語

反義成語

相關漢字成語:
相關漢字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