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口雌黃意思

注音 ㄒㄧㄣˋ ㄎㄡˇ ㄘㄧˊ ㄏㄨㄤˊ

拼音 xìn kǒu cí huáng

釋義 古時寫字用黃紙;寫錯了就用雌黃塗了重寫。比喻不顧事實;隨口亂說。雌黃:雞冠石;黃赤色。

成語出處 南北朝 劉孝標《廣絕交論》:“雌黃出其脣吻,朱紫由其月旦。”李善注引晉 孫盛《晉陽秋》:“王衍,字夷甫,能言,於意有不安者,輒更易之,時號口中雌黃。”

簡體字 信口雌黄

常用程度 常用

感情色彩 貶義

成語辨形 信,不能寫作“順”。

相似詞 胡說八道胡言亂語信口開河

相反詞 信而有徵言之鑿鑿守口如瓶

成語故事   王衍是東晉人,有名的清談家。他喜歡老莊學說,每天談的多半是老莊玄理。但是往往前後矛盾,漏洞百出,別人指出他的錯誤或提出質疑,他也滿不在乎,甚至不假思索,隨口更改。於是當時人說他是“口中雌黃”。《顏氏家訓》中也有“觀天下書未遍,不得妄下雌黃”之論。

英語翻譯 speak at random

日語翻譯 口から出 (で)まかせを言う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ㄒㄧㄣˋ ㄎㄡˇ ㄘ ㄏㄨㄤˊ

拼音 xìn kǒu cī huáng

成語解釋 雌黃,橙黃色礦物,成分是三硫化二砷,可作退色劑,古代用於塗改文字。本指有如口中含著雌黃,能隨時改正不合意的語句。#語本晉.孫盛《晉陽秋》。後用「信口雌黃」比喻不顧事實真相,隨口亂說或妄加批評。△「妄下雌黃」、「信口開河」

【語義說明】比喻不顧事實真相,隨口亂說或妄加批評。
【使用類別】
用在「隨口亂說」的表述上。
【成語造句】
<01>一個人要是老信口雌黃,怎會受到歡迎?
<02>老師嚴厲地批駁了他這些信口雌黃的話。
<03>你簡直是信口雌黃,我什麼時候打過她啊!
<04>這事關係人家的名節,豈容得他信口雌黃
<05>他做事向來慎重,從不信口雌黃,搬弄是非。
<06>他就是有個缺點,好發議論,常常信口雌黃
<07>他專愛信口雌黃,說些無中生有的話,陷害他人。
<08>這種偷竊的事,怎能信口雌黃,硬賴在某人身上?
<09>這件事情關係個人名譽,不可以信口雌黃,隨意亂說。
<10>當主管的就該講實證,如果信口雌黃亂批評,誰會服你?<11>寫諷刺文章難免是要誇大的,但絕不能無中生有,信口雌黃

成語典故 #晉.孫盛《晉陽秋》(據《文選.卷五五.劉峻.論五.廣絕交論》李善注引)王衍1>,字夷甫。能言,於意有不安2>者,輒更易之,時號「口中雌黃3>」。〔注解〕(1)王衍:西元246?311,字夷甫,西晉臨沂人。以清談著稱,累官至司徒。西晉亡,投降石勒,後為石勒所殺。(2)意有不安:話說得不合意,不妥切。(3)口中雌黃:口中含著雌黃,能隨時改正不合意的語句。雌黃,橙黃色礦物,成分是三硫化二砷,可作退色劑,古代用於塗改文字。〔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晉書.卷四三.王戎列傳》

典故說明 「信口雌黃」原作「口中雌黃」。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時代環境的動盪不安,道家老子和莊子的清靜無為思想,因此得以流行,許多人都喜歡以老莊思想為談論內容,王衍就是其中的一個。他每每在談論老莊玄妙的哲理時,總能侃侃而談,即使是講錯了,或是在道理上有說不通的地方,仍然不慌不忙地隨口改正,彷彿嘴裡含了雌黃,隨時改正,所以大家都稱他是「口中雌黃」。後來「信口雌黃」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不顧事實真相,而隨口亂說或妄作批評。出現「信口雌黃」的書證如清.張雲璈〈察吏行〉:「太守觀察本切近,豈肯信口生雌黃。」

近義成語口不擇言 信口開河

反義成語言之有物 言必有據 信而有徵

相關漢字成語:
相關漢字解釋: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