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棄我取意思

注音 ㄖㄣˊ ㄑㄧˋ ㄨㄛˇ ㄑㄩˇ

拼音 rén qì wǒ qǔ

釋義 別人拋棄的東西我拾起來。原指商人廉價收買滯銷物品,待漲價賣出以獲取厚利,後用來表示不跟別人爭,仍然有好處。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貨殖列傳》:“李克務盡地力,而白圭樂觀時變,故人棄我取,人取我與。”

簡體字 人弃我取

常用程度 常用

感情色彩 中性

成語用法 聯合式;作賓語、分句;含褒義

成語例子 茅盾《某鎮》:“想到我們中國人最善於人棄我取,那麼大概齒咬是更近於實際罷。”

相似詞 彼棄我取

相反詞 人取我與

成語故事 戰國時期,魏文侯任用李悝為相國,厲行改革,加強統治。李悝從商人白圭的經商原則“人棄我取,人取我與”中得到啟發,在經濟改革中實行保護農民利益和發展農業生產的“平糴”法,從而使國家干預與調節經濟,使魏國富強

英語翻譯 I will take whatever others don't want

相關漢字成語:
相關漢字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