鼉鼓的意思

注音 ㄊㄨㄛˊ ㄍㄨˇ

拼音 tuó gǔ

基本釋義

⒈  亦作“鼉鼓”。

⒉  用鼉皮蒙的鼓。其聲亦如鼉鳴。

⒊  鼉鳴聲。

國語辭典修訂本

鼉鼓「ㄊㄨㄛˊ ㄍㄨˇ」

⒈  用鼉皮製成的鼓。

《詩經·大雅·靈臺》:「鼉鼓逢逢,矇瞍奏公。」
宋·張元幹〈賀新郎·曳杖危樓去〉詞:「悵望關河空弔影,正人間鼻息鳴鼉鼓。」

引證解釋

⒈  亦作“鼉皷”。

⒉  用鼉皮蒙的鼓。其聲亦如鼉鳴。

《詩·大雅·靈臺》:“鼉鼓逢逢。”
陸璣 疏:“﹝鼉﹞其皮堅,可以冒鼓也。”
唐 溫庭筠 《昆明治水戰詞》:“鼉鼓三聲報天子,雕旗獸艦凌波起。”
明 沉鯨 《雙珠記·遇赦調邊》:“雞竿鼉皷,製出金門傳唱,特與人間解網。”
清 黃永 《龍衣舟行》:“逢逢鼉鼓溪邊過,百尺樓船萬鈞柁。”

⒊  鼉鳴聲。

唐 許渾 《贈所知》詩:“湖日似陰鼉鼓響,海雲才起蜃樓多。”
金 劉迎 《海上》詩:“蜃樓春作市,鼉鼓暮催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