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天鼓的意思
注音 ㄇ一ㄥˊ ㄊ一ㄢ ㄍㄨˇ
拼音 míng tiān gǔ
基本釋義
⒈ 道教養身所用的一種扣齒法。
鳴天鼓「ㄇ一ㄥˊ ㄊ一ㄢ ㄍㄨˇ」
⒈ 一種道家的修養法。以兩掌掩兩耳,食指中指擊腦後。
引證解釋
⒈ 道教養身所用的一種扣齒法。參見“天鼓”。
引唐 李白 《玉真仙人詞》:“玉真 之仙人,時往 太華峰。清晨鳴天鼓,飇欻騰雙龍。”
王琦 注:“《雲笈七籤》:《九真高上寶書神明經》曰:扣齒之法,左相扣名曰打天鐘,右相扣名曰槌天磬,中央上下相扣名曰鳴天鼓……以正中四齒相扣,閉口緩頰,使聲虛而深響也。”
▸ 天鼓
▸ 鳴鼓吹角
▸ 鳴鼓
▸ 鳴鼓而攻
▸ 鑼鼓喧天
▸ 擂鼓鳴金
▸ 擂鼓鳴鑼
▸ 金鼓連天
▸ 金鼓齊鳴
▸ 擊鼓鳴金
▸ 鼓樂喧天
▸ 鼓樂齊鳴
▸ 鼓角齊鳴
▸ 奉天大鼓
▸ 蛙鳴鼓吹
▸ 跼天蹐地
▸ 擊鼓
▸ 天候
▸ 天底
▸ 頭半天
▸ 旻天
▸ 滿天
▸ 三天使
▸ 三分天下有其二
▸ 篩鑼擂鼓
▸ 三棒鼓
▸ 融雪天氣
▸ 傷天害理
▸ 如鼓琴瑟
▸ 入井望天
▸ 肉鼓吹
▸ 任天
▸ 人眾勝天
▸ 如日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