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疸的意思
注音 ㄏㄨㄤˊ ㄉㄢˇ
拼音 huáng dǎn
詞性 名詞
基本釋義
⒈ 病人的面板、組織和某些體液的黃色色素沉著,由膽汁色素沉著引起。系由於膽汁之正常分泌和排洩發生障礙(如在某些肝病時)或紅細胞破壞過多(如內出血後或各種溶血狀態時)而出現的症狀。又稱黃癉。身黃、目黃、小便黃是其三大主症。
英jaundice,icterus;
國語辭典簡編本
黃疸「ㄏㄨㄤˊ ㄉㄢˇ」
一種因血中膽紅素含量增加,導致人體皮膚、眼膜變黃的病症。多見於肝膽疾病及溶血性貧血,最常見的病例是新生兒黃疸。
造句大多數的新生兒在出生後二至三天內,會出現黃疸的症狀。
黃疸「ㄏㄨㄤˊ ㄉㄢˇ」
⒈ 病名。因血中膽紅素含量增加,致人體面板、鞏膜、黏膜變黃的病症。多見於肝膽疾病及溶血性貧血。最常見的黃疸,是新生兒黃疸。
引證解釋
⒈ 亦作“黃癉”。中醫學病症名。病人的面板、黏膜和眼球的鞏膜都呈現黃色的症狀。通稱黃病。
引《素問·平人氣象論》:“目黃者曰黃疸。”
《東觀漢記·光武紀》:“帝風眩黃癉病發甚。”
王西彥 《古城的憂鬱·蹂躪》:“一張本來就像害著黃疸病一般的臉孔,也老是陰沉沉的,像落雨日的天。”
⒉ 植物的一種病害。參見“黃銹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