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虎符的意思
注音 ㄊㄨㄥˊ ㄏㄨˇ ㄈㄨˊ
拼音 tóng hǔ fú
基本釋義
⒈ 漢代發兵所用的銅製虎形兵符。後亦借指官印。
銅虎符「ㄊㄨㄥˊ ㄏㄨˇ ㄈㄨˊ」
⒈ 漢代用於軍事徵發的兵符。銅製虎形,分為左右兩半,右符留在京師,左符分給郡守。
引《史記·卷一〇·孝文字紀》:「初與郡國守相為銅虎符、竹使符。」
南朝宋·裴駰·集解:「應邵曰:『銅虎符第一至第五,國家當發兵,遣使者至郡合符,符合乃聽受之。』」
引證解釋
⒈ 漢 代發兵所用的銅製虎形兵符。後亦借指官印。
引《史記·孝文字紀》:“九月,初與郡國守相為銅虎符、竹使符。”
裴駰 集解引 應劭 曰:“銅虎符第一至第五,國家當發兵,遣使者至郡合符,符合乃聽受之。”
司馬貞 索隱:“《漢舊儀》:銅虎符發兵,長六寸……《古今注》雲‘銅虎符銀錯書之’。 張晏 雲‘銅,取其同心也’。”
唐 岑參 《過樑州奉贈張尚書大夫公》詩:“手把銅虎符,身總丈人師。”
亦省作“銅符”、“銅虎”。 唐 王勃 《乾元殿頌序》:“易簡成功,偃銅符於鶴仗。”
《資治通鑑·齊明帝建武三年》:“遂授 澄 節、銅虎、竹使符,御仗左右,仍行 恆州 事。”
清 陳維崧 《百字令·送鈕書城之任項城》詞:“綬染紅桃,符分銅虎,差足雲豪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