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忽的意思

注音 ㄔㄠ ㄏㄨ

拼音 chāo hū

基本釋義

⒈  遙遠貌。引申為精神高逸貌。迅速貌。惆悵;迷惘。超,通“惆”。

國語辭典修訂本

超忽「ㄔㄠ ㄏㄨ」

⒈  遙遠的樣子。

《文選·王巾·頭陀寺碑文》:「東望平皋,千里超忽。」

⒉  精神閒適悠逸。

唐·皮日休〈太湖詩·桃花塢〉:「窮深到茲塢,逸興轉超忽。」

⒊  突然、迅速。

《聊齋志異·卷四·促織》:「手裁舉,則又超忽而躍。」

引證解釋

⒈  遙遠貌。

《文選·王屮<頭陀寺碑文>》:“東望平皋,千里超忽。”
呂向 注:“超忽,遠貌。”
唐 李白 《送楊山人歸天台》詩:“客有思 天台,東行路超忽。”
明 許承欽 《報國寺雙鬆歌》:“求之骨貌意已失,尚想天外超忽雙雲峰。”

⒉  引申為精神高逸貌。

唐 皮日休 《太湖詩·桃花塢》:“窮深到茲塢,逸興轉超忽。”

⒊  迅速貌。

唐 韋應物 《元日寄諸弟兼呈崔都水》詩:“新正加我年,故歲去超忽。”
明 唐順之 《從軍行送呂兵曹募兵遼海》:“虜氣憑凌恆候月, 漢 兵超忽若乘風。”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促織》:“覆之以掌,虛若無物;手裁舉,則又超忽而躍。”

⒋  惆悵;迷惘。超,通“惆”。

唐 劉景復 《夢為吳泰伯作勝兒歌》:“今朝聞奏《涼州》曲,使我心神暗超忽。”
唐 柳宗元 《送文鬱師序》:“登高遠望,悽愴超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