卹典的意思

注音 ㄒㄨˋ ㄉ一ㄢˇ

拼音 xù diǎn

基本釋義

⒈  帝王對臣屬規定的喪葬善後禮式。

國語辭典修訂本

卹典「ㄒㄨˋ ㄉ一ㄢˇ」

⒈  一種舊時朝廷撫卹已故官員的禮法。

《宋史·卷三一七·邵亢傳·論曰》:「邵亢知太常,裁損張貴妃卹典。」

引證解釋

⒈  朝廷對去世官吏分別給予輟朝示哀、賜祭、配饗、追封、贈諡、樹碑、立坊、建祠、恤賞、恤蔭等的典例。

宋 朱弁 《曲洧舊聞》卷六:“京 以 子由 長厚,必不肯發其變役法事,而疑其諸郎,故卹典獨厚也。”
《明史·賀世賢傳》:“世賢 既歿,或疑其叛降,卹典故不及。”
帝王對臣屬規定的喪葬善後禮式。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八:“崔縱 之櫬 金 人付臣護之而來,謹置之 臨安府 城內 妙行寺,乞賜檢舉,特與卹典,訪其親而官助葬之。”
明 張煌言 《李陵論》:“設令 漢武 聞 陵 之敗,臨軒而嘆,側席而思,為之恤其母,撫其孥,或誤傳 陵 已死事,更為招魂以祭,卹典以贈之, 陵 雖犬豕,當必悔恨自裁矣。”
清 昭槤 《嘯亭雜錄·王文簡公補諡》:“因與 理密親王 酬倡,為上所怒,故以他故罷官,沒無卹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