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鼎的意思

注音 ㄈㄨˋ ㄉ一ㄥˇ

拼音 fù dǐng

基本釋義

⒈  指伊尹揹負鼎俎見湯,喻以烹調致湯王道之事。《史記·殷本紀》:“伊尹名阿衡。阿衡欲於湯而無由,乃為有莘氏媵臣,負鼎俎,以滋味說湯,致於王道。”唐李白《送樑四歸東平》詩:“殷王期負鼎,汶水起垂竿。”宋葉適《魏華甫鶴山書院》詩:“垂竿桐江笑短弱,負鼎莘野嫌豪粗。”後用以指輔佐帝王,擔當治國之任。

國語辭典修訂本

負鼎「ㄈㄨˋ ㄉ一ㄥˇ」

⒈  傳說商時的伊尹原來是有莘氏女的陪嫁之臣,為一庖人。他揹負鼎俎,以滋味遊說湯,湯因而任以為相。後來伊尹助湯滅了夏桀。見《史記·卷三·殷本紀》。

引證解釋

⒈  指 伊尹 揹負鼎俎見 湯,喻以烹調致 湯 王道之事。 《史記·殷本紀》:“伊尹 名 阿衡。

阿衡 欲於 湯 而無由,乃為 有莘氏 媵臣,負鼎俎,以滋味説 湯,致於王道。”
唐 李白 《送樑四歸東平》詩:“殷王 期負鼎, 汶水 起垂竿。”
宋 葉適 《魏華甫鶴山書院》詩:“垂竿 桐江 笑短弱,負鼎 莘野 嫌豪粗。”
後用以指輔佐帝王,擔當治國之任。 《後漢書·馬援傳論》:“馬援 騰聲 三輔,遨遊二帝,及定節立謀,以干時主,將懷負鼎之願,蓋為千載之遇焉。”
《晉書·紀瞻傳》:“臣以凡庸,邂逅遭遇,勞無負鼎,口不商歌,橫逢大運,頻煩饕竊。”
唐 崔湜 《景龍二年春日赴襄陽途中言志》詩:“進無負鼎説,退慚補袞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