襁負的意思
注音 ㄑ一ㄤˇ ㄈㄨˋ
拼音 qiǎng fù
基本釋義
⒈ 用襁褓揹負。
⒉ 泛指人用肩背馱。
⒊ 以帶系財貨負之於背。
襁負「ㄑ一ㄤˇ ㄈㄨˋ」
⒈ 以布幅束幼兒於背上。
引《論語·子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
引證解釋
⒈ 襁負:用襁褓揹負。
引《韓詩外傳》卷三:“道無襁負之遺育。”
清 朱彝尊 《嘉禾篇頌張夫子》詩:“襁負稚子行蟨蛩,百年野老訝未逢。”
⒉ 泛指人用肩背馱。
引漢 劉向 《說苑·立節》:“﹝ 田基 ﹞遂襁負其母,南徙於 楚,楚王 高其義,待以司馬。”
⒊ 以帶系財貨負之於背。
引漢 荀悅 《漢紀·武帝紀五》:“吏民聞之,輸租襁負不絶,課更以最。”
晉 左思 《魏都賦》:“襁負賮贄,重譯貢篚。”
南朝 陳 徐陵 《在北齊與樑太尉王僧辯書》:“長安 五陵 之族, 鄠 杜 七遷之民,襁負而歸,都廛斯滿。”
⒋ 繦負:用布幅包裹小兒而負於背。繦,通“襁”。
引晉 左思 《魏都賦》:“繦負賮贄,重譯貢篚。”
《後漢書·楊賜傳》:“先是 黃巾 帥 張角 等執左道,稱大賢……天下繦負歸之。”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鮑丘水》:“諸部王侯,不召而自至,繦負而事者,蓋數千人。”
《隋書·慕容三藏傳》:“及 三藏 至,招納綏撫,百姓愛悅,繦負日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