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戴的意思
注音 ㄈㄨˋ ㄉㄞˋ
拼音 fù dài
基本釋義
⒈ 以揹負物,以頭頂物。亦謂勞作。
⒉ 漢劉向《列女傳·楚接輿妻》:接輿躬耕以為食,楚王使使者持金百鎰、車二駟往聘迎之。其妻曰:“義士非禮不動,不為貪而易操,不為賤而改行。妾事先生躬耕以為食,親織以為衣,食飽衣暖,據義而動,其樂亦自足矣。若受人重祿,乘人堅良,食人肥鮮,而將何以待之?不如去之。”於是夫負釜甑,妻戴紝器,變名易姓而遠徙,莫知所之。後因以“負戴”指夫妻一起安貧樂道,不慕富貴榮華。
負戴「ㄈㄨˋ ㄉㄞˋ」
⒈ 背上負著東西,頭上也頂著東西。比喻勞役之事。
引《漢書·卷六四上·朱買臣傳》:「其妻亦負戴相隨,數止買臣毋歌嘔道中。」
引證解釋
⒈ 以揹負物,以頭頂物。亦謂勞作。
引《孟子·梁惠王上》:“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宋 曾鞏 《道山亭記》:“負戴者,雖其土人,猶側足然後能進;非其土人,罕不躓也。”
清 王秀楚 《揚州十日記》:“其往來負戴者,俱焦頭爛額,斷臂折脛。”
⒉ 於是夫負釜甑,妻戴紝器,變名易姓而遠徙,莫知所之。後因以“負戴”指夫妻一起安貧樂道,不慕富貴榮華。
引漢 劉向 《列女傳·楚接輿妻》:接輿 躬耕以為食, 楚王 使使者持金百鎰、車二駟往聘迎之。其妻曰:“義士非禮不動,不為貪而易操,不為賤而改行。妾事先生躬耕以為食,親織以為衣,食飽衣暖,據義而動,其樂亦自足矣。若受人重祿,乘人堅良,食人肥鮮,而將何以待之?不如去之。”
清 錢謙益 《後秋興》詩之一:“負戴相擕守故林,繙經問織意蕭森。”
胡樸安 《生女慰內》詩:“來日祇應同負戴,於今何貴有鬚眉。”
▸ 負山戴嶽
▸ 夫負妻戴
▸ 我負子戴
▸ 戴高帽
▸ 如釋重負
▸ 如牛負重
▸ 肉袒負荊
▸ 忍辱負重
▸ 任負
▸ 獅負
▸ 慶戴
▸ 欽戴
▸ 欽負
▸ 傾耳戴目
▸ 若釋重負
▸ 千鈞重負
▸ 擎戴
▸ 噙齒戴髮
▸ 欠負
▸ 愆負
▸ 譴負
▸ 棄甲負弩
▸ 蚍蜉戴盆
▸ 憑山負海
▸ 憑負
▸ 披毛戴角
▸ 披枷戴鎖
▸ 披羅戴翠
▸ 披星戴月
▸ 披紅戴花
▸ 蜱蜉戴盆
▸ 襁負
▸ 披裘負薪
▸ 披戴
▸ 披麻戴孝